感謝 Esther 讓我開始接觸 DLSR,這兩年來拍了不少照片。最值得的投資之一,就是這支 EF 24-70 L F2.8。雖說有移焦的問題,但是調整好之後可是貨真價實的鏡皇,一鏡在手,可近可遠。昨天早上看窗外光線強烈,拿出相機想拍個幾張,卻發現防水墊圈破了。雖說可以苟且繼續用,但實在不是我的風格。走吧走吧,龜毛的人沒有偷懶的權利,送它回原廠修吧。

感謝 Esther 讓我開始接觸 DLSR,這兩年來拍了不少照片。最值得的投資之一,就是這支 EF 24-70 L F2.8。雖說有移焦的問題,但是調整好之後可是貨真價實的鏡皇,一鏡在手,可近可遠。昨天早上看窗外光線強烈,拿出相機想拍個幾張,卻發現防水墊圈破了。雖說可以苟且繼續用,但實在不是我的風格。走吧走吧,龜毛的人沒有偷懶的權利,送它回原廠修吧。
說真的,所有 Canon 的使用者 (不只是 5D) 應該都等到望穿秋水吧。在 Nikon、Sony 不斷推出新機以後,Canon 總算沒讓我們失望,在中秋節後發表了這一款新機。支援 Live View 拍攝跟全幅的數位錄影功能。套句老外說的,會讓其他競爭者 shit pants (嚇到拉肚子)。
幾年前我曾經在一家公司服務過。那個時候意氣風發,我被挖角進去時,與我面試的主管說了「員工平均年齡是 28 歲」這樣的話。我心想,這是多麼有創造力的一家公司啊,所以顧不得跳槽條件一般,還是過來了。度過曲曲折折的三年後,大起大落間,終在 93 年 10 月劃下句點。
沒想到,這樣的一家公司,竟然在快 5 年後送給了我這份「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也就是公司破產清償的債權款項。
自從掉進相機這個錢坑之後,銀子就花個沒完。不過把玩著鏡頭時,對這些光學技術與機械元件的結晶真是愛不釋手。找到網路上幾個鏡頭製作的影片,有空大家可以看看 (真的花得值得啦,我繼續洗腦自己)。我是 Canon 的系統,就先放 C 家製作的過程上來吧:
這兩天可能是事情多吧,心下有點煩燥,總是想改變些什麼。結果沒來由的失心瘋,竟然想到出掉 24L 去換 16-35 II 或 50L 來拍拍看。忍耐了好幾天,竟然真的 post 到網路上去交易了:
入手這支鏡頭以後愛不釋手,怎麼樣都想帶出門試拍看看。剛好要去松江路辦事情,吃完午餐後 Esther 提議到行天宮走走,哈,正合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