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一個構想,要將底片時代的相片掃進電腦裡。只是做起來有點枯燥,步驟也不少。除了掃相片,還要為檔名加上日期。弄了幾個星期,剩下的相簿還有好幾本。啊,好懶。

原本只是一個構想,要將底片時代的相片掃進電腦裡。只是做起來有點枯燥,步驟也不少。除了掃相片,還要為檔名加上日期。弄了幾個星期,剩下的相簿還有好幾本。啊,好懶。
某天擦拭鏡頭時,我突發奇想。「加了 UV 濾鏡後,鏡頭的畫質不知道損失多少?」我知道凡走過必留痕跡,將 UV 光過濾掉,其實也是損失從鏡頭進來的光線,而光線就是資訊。不過鏡頭貴森森,實在沒勇氣裸鏡出門,就換掛 Clear 保護鏡吧。
「不會吧。」昨天剛把手上的相機設備出清,存點子彈換鏡頭,沒想到這麼巧,今天就是 RF 24-70mm f/2.8L IS USM 台灣初發表的日子。陰雨中拉著 Esther 出門,逛展把新鏡帶回家。
幫客戶做事,多少能學點東西。所謂 3-2-1 備份法則,準備三個備份,兩種不同媒體,一個要放在異地,做起來有點難又不會太難。三個備份簡單,一個放在異地也容易,就是兩種不同媒體難找。我不想買線上備份空間 (東西放線上,就等於放在櫥窗裡供眾人欣賞一樣安全),才幾百 G 的資料用磁帶也浪費。只好留意一下促銷資訊,改天買幾支大容量隨身碟充充數。
「你去試試看。」難得 Esther 對相機有興趣。多虧 Sony 出了全幅無反先驅 A7,這五年來無反市場熱絡得很。無反體積小、重量輕,多家主流廠商都鎖定它是未來趨勢。也是應該入坑的時候了。
「這字也太小字吧!」買了新玩具,晚上看電視時我總愛把相機和手冊拿到沙發旁把玩。不過不知道是要逼死誰,手冊的字跟螞蟻一樣小。6-700 頁厚的東西,瞇著眼睛根本無法消化。沒想到這年頭玩攝影,除了找天分,還得對抗老花眼,中年大叔真是難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