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包裝的麥卡倫雪莉桶看來已經社死,我在社群平台上幾乎看不到任何人討論。橡木桶酒專的人含蓄地說:「首席釀酒師去別家酒廠了。」

回來一查,果然是真的。看來麥卡倫最近的酒廠管理有點問題。從公開媒體資訊可以知道,麥卡倫 (The Macallan) 的首席釀酒大師應該是 Kirsteen Campbell (自 2019 年起),但 2022 年後現身在媒體前的卻是另一位首席釀酒師 Euan Kennedy。Kirsteen Campbell 的 X 帳戶貼文停留在了 2020 年 4 月,LinkedIn 兩年來只有兩則貼文,間隔了一年半。

從以下這篇媒體報導,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威士忌史上最古老的系列「The Red Collection」,由麥卡倫首席釀酒大師 Kirsteen Campbell 於 2020 年精心策畫,不僅包含常駐的 40 年、50 年和 60 年份,更包括不定期推出的 71 年、73 年、74 年、77 年與 78 年……
麥卡倫「The Red Collection 73 年」蒸餾於 1950 年,在麥卡倫定製的專屬橡木桶歷經 73 年光陰的靜置,直至熟成達巔峰時由麥卡倫釀酒大師 Euan Kennedy 汲取裝瓶珍稀問世,……

Kirsteen Campbell 策畫的「The Red Collection」,幾款後就由 Euan Kennedy 接手。這個有點蹊蹺。照理說酒廠竭盡心力,就是希望培養出一個釀酒師明星,好比百富 (The Balvenie) 的傳奇前首席調酒師 David Steward 一般。David Steward 不但出現在文宣的任何角落,而且幾乎包辦所有百富酒款的規劃。而 Kirsteen Campbell 才到任沒幾年,光環就開始分享給其他釀酒師。李組長眉頭一皺,發覺案情並不單純啊!

從另一份報導中,可以知道麥卡倫的核心製酒團隊一共有 6 位成員,分別是一位 Master Whisky Maker,一位 Lead Whisky Maker,三位 Whisky Maker 和一位 Assitant Whisky Maker。Kirsteen Campbell 是首席釀酒大師 (Master),Euran Kennedy 則是首席釀酒師 (Lead)。別家酒廠肯定也是一組製酒團隊,但不會有兩個人名出現在媒體上,不會這樣操作的,除非……
在 Kirsteen Campbell 之前,首席釀酒大師的位置是由 Nick Savage 擔任 (任職期間 2016-2019),而 Nick Savage 現在在布萊德諾赫 (Bladnoch) 擔任首席釀酒師兼營運主管。酒專的人告訴我,若想品嘗麥卡倫早期的風味,可以轉向這家知名度較低的酒廠,我還真的心動了。

不過,在品嘗布萊德諾赫之前,我向酒專預定的格蘭利威 13 年雪莉桶到貨了。過去我不曾接觸過格蘭利威 (The Glenlivet),本次入手,是因為看了國外網紅的評測,宣稱「格蘭利威 18 年絕對不輸麥卡倫 18 年,而麥卡倫 18 年一年不如一年……」


格蘭利威 (The Glenlivet) 是蘇格蘭最具代表性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之一,產區位於斯貝賽 Speyside。「Glen」是源自蘇格蘭蓋爾語的字,原文是 “gleann”,意思是山谷 (valley)。傳統蘇格蘭酒廠都建在有乾淨泉水流過的山谷中 (方便取水與冷卻),而且也方便隱蔽 (早期非法蒸餾的重要條件),所以都是「格蘭」開頭。而分屬不同集團的格蘭利威和格蘭菲迪 (The Glenfiddich) 兩者長年競爭全球單一麥芽威士忌銷售「世界第一」的寶座,年銷量均達 150-180 萬箱。
今天的主角,是格蘭利威首席釀酒師艾倫‧溫徹斯特 (Alan Winchester) 精心挑選創廠近 200 年,未問世過的 13 年獨特雪莉桶酒液而成的格蘭利威 13 年。此款標榜嚴選西班牙 OLOROSO 歐洲雪莉橡木桶,完整封存 13 年。酒廠獨獻台灣,看來台灣人愛雪莉桶天下皆知啊。




話不多說,馬上開酒。酒色是深沉的琥珀色,應該有經過焦糖著色 (E150a, Caramel Coloring) 處理。在 The Glenlivet 的官方 FAQ 中,有明確提到:
Some expressions of The Glenlivet use caramel colouring (E150a) to maintain consistency in colour between batches.
意思是部分格蘭利威的酒款會使用焦糖著色劑 (E150a),以維持不同批次之間的顏色一致性。

只要不要添加過度到影響風味,我個人並不太介意這一道工序。威士忌本來就是一門化學課。在橡木桶上做手腳也是做,釀成後調色也是做。只要合規,自然有人買單。
酒香是濃厚的葡萄乾和帶一點辛香料風味。難得的,和新版麥卡倫 12 年雪莉桶的差異如此之大,連我都「聞」得一清二楚。入口後,熟知的雪莉桶甜味迎面而來。沒有太多其他東西,調性很一致的就是雪莉桶加點黑巧克力。雖然我稍嫌這口味有一點「沉」,多了些許好酒沉甕底的「醬香味」,不過仍是比近來麥卡倫 12 年雪莉桶新包裝好太多。台灣人嗎,就愛喝甜的。

中秋到了,兩個小孩前後分別回家過節。晚上一盤鹹酥雞,Esther 和我找難得回台北的兒子小酌一番。聊到深處,兒子和我一口氣把這酒喝了個見底,Esther 則是早早去睡了。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就是如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