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her 擺好宵夜,拿出啤酒杯。昨天的片單《永夜星河》不錯看,就是步調慢了些。但剛打開 Netflix 首頁,跳出的一部片子吸引了我的目光。
《非買不可:消費大陰謀》是一部 Netflix 紀錄片,揭露各大品牌採用了那些手段讓消費者買個不停。我列一下裡面吹哨者的名單:蘋果 (Apple)、愛迪達 (Adidas)、聯合利華、亞馬遜 (Amazon)、iFixit 等。你感興趣了嗎?
一個半小時後,Esther 和我看得小有感觸。這種類反省的題目我看過不少,大多都能提出問題,但少有辦法提供可行的解答,可惜這一部也不例外。連結到最後,大多是螳臂擋車的建議,例如要求企業正視自己的產品 (那麼應該在公司董事會播放這部片子)。身為末端的消費者,我算是勉強學了幾點,那就是「別多買」、「東西能修盡量修」。
現代人的酸甜苦辣,其實大多是自找的。我不是說我們自己,而是說人類本身。在資本主義掛帥的今日,食衣住行等基本要求滿足後,商人又繼續在這個基礎上向前推進,利用萬物之靈的我們的各種弱點,讓人們買個不停 (否則股東會怎麼開)。就這樣,我們不斷買著。東西有了兩份、三份甚至十幾份,還是繼續買,至死方休。地球這顆棲身之地已經被我們生產的垃圾弄得滿目瘡痍,物種瀕臨滅絕,我們還在像變身後的千尋爸媽一樣不斷狂吃。我很好奇一個人一生,不知道會產生多少無謂的消費,好似人一生的足跡就是幾大張購物清單而已。
算了。車別換了,酒櫃也還沒清空。Mizuno Sky Wave 8 不買了,Uniqlo 休閒長褲兩條就夠了。登山鞋上的 Gore-Tex 塗層含有難以分解的 PFAS,就穿到爆炸吧。Esther 則是開始整理紙盒和保溫瓶,神奇地竟然還找出幾盒多年前買的 WMF 餐具組。
自己多動手,讓能修的物品續命,不要成為被商人迷了心竅的購物狂。願與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