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拍山櫻花吧。」窗外陽光曬得暖洋洋的,非常適合出遊。我貪懶總是不出遠門,萬幸市區內就有美景可逛。拎著小包,陪著 Esther 回娘家走動走動,一旁還有花團錦簇的山櫻花可看。有什麼比這個還好的週末活動?

話說自從中強公園自 2017 年起改名為象山公園,這裡的景色一天比一天美麗,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這裡曾是陸軍的三張犂靶場。由於部分世居靶場周圍的居民並未遷走,所以象山公園裡亦有幾戶私人的住宅。想來真是幸福,每天開門就是鬱鬱蔥蔥,滿地綠意,就好比《山居歲月》一書中,梅爾在國家公園內購得的石屋般,獨享著九萬八千八百公頃的後院。不知道這邊有沒有屋主想賣的?俗氣的我應該找 Esther 商量這件事。












走走停停,我問 Esther 要不要爬象山。「改天吧,今天沒穿對鞋。」呼,剛好讓我找個台階下。話說 Esther 和我每天步行一萬步輕鬆如意,但爬山的能力卻奇差無比。不過我們原本就不是成天砥礪自己的個性,哪邊舒服哪邊走,沒有解鎖登山成就這件事早就拋諸腦後,默默改成解鎖各大百貨美食街了。


午後,Esther 上傳了幾張我們賞花的照片,沒想到小姨子分享了國父紀念館的花訊,同樣有山櫻花可看。擇日不如撞日,Esther 和我拎著包又出門了。

興建了大半個世紀,國父紀念館去年總算首次閉館整修,預計到 2026 年底。不過除了大會堂結構補強和設施升級,其他設施仍然照常開放。我們從前側廣場走入,享受著天高地闊的悠閒。我在網路上看過滿布高聳大樓的重慶市區,密密麻麻,十分壯觀 (但令人窒息)。即使相比之下台北看起來像個二級都市,我也甘之如飴。新舊交陳,比較適合我這種鄉下來的孩子。

















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話題。昨天 Esther 推薦我上 Netflix 看《流浪地球》,是改編自劉慈欣所著同名小說的大陸科幻電影。故事設定在 2075 年,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吞沒太陽系並毀滅地球。於是人類社會開啟「流浪地球」計畫,傾盡所有力量製造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並往新家園途中所發生的故事。有趣的是結局。無論是動漫、小說、電影,在我看過「人類未來出走」的許多故事中,好萊塢無一例外地都是由一艘搭載數十甚至數百人的太空船艦出走,英雄式地求援並迎向新生活。日本的劇情則設定多是殖民艦隊,成千上萬的殖民艦隊。但《流浪地球》的想法卻是妥妥的「不可錯過一人」。即使已有保存基因數據的船艦,但仍打算將整顆地球推向適合存活的新世界,人人都能活下去。公共利益優先於私人利益,有沒有聞到一點社會主義的味道?看習慣了好萊塢英雄式的成功,《流浪地球》這個論點讓人耳目一新。雖然故事中的科學依據不知經不經得起考究、劇情有何瑕疵,但有了票房才有下一步。等不及《流浪地球 2》上架,改天先把小說買回來一探究竟好了。

我上網看了幾則影評,大多抱持一些「科學必須要有根據」的論點。但西方的科學論點不會是唯一的科學觀。我們該用更大的可能性思考問題。君不見以千鈞之力打造的 ChatGPT,也得承認蚍蜉撼樹的 DeepSeek 為可敬對手?
逛了半天,今天已經步行一萬步。趁著天未暗,早早到江家牛肉麵報到。把油條壓進牛肉湯裡泡一下,那滋味真是好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