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曉─一覽故宮博物院

難得四天連假,市區裡人車少了許多。Esther 這幾天興致大好,我被拉著早起連爬了兩天山。今兒個小有陰雨,「沒關係,我有雨天備案。」「…」就這樣,我們驅車來到故宮博物院。

穿上風衣,拿著小傘。今兒個我們來參觀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肯定名列我想到訪的幾大景點之一。原因無他,因我頗愛歷史文物,而且翻閱手上這一套《寫給所有人的圖說中國史》(The Visible Chinese History) 之後,對於其中選載文物喜愛異常。編著者童超 1938 年生於江蘇徐州,1964 年四川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參與過不少歷史研究工作。本書撰文時,文物選擇涵蓋兩岸和國外博物館的收藏。此書上冊從傳說時代開始,五代十國作結,一共選入 228 件文物;下冊從社經發達的兩宋時代開始,到大清王朝衰敗而結,選入 210 件珍貴文物。實際翻閱下來,台北故宮藏品入選者甚至不到十之一二。原因之一是北京故宮藏品並未完全來到台灣,抵台者除先秦漢唐古物外,多數為宋以降的歷代宮廷用器。此外台北故宮藏品近 70 萬件,且為保護文物,藏品採輪流展出 (尤其是珍貴的紙張書畫),想要得窺全貌,絕非一次之功。不過華夏文化千年之跡,實非一館一處可以收足。想要完整呈現中國史河面貌,仍需結合兩岸展館以及散落各國博物館的藏品,方能完整講述這一段長達幾千年的歷史。

自從買了這套書,我一直想重返故宮,看看那些被埋藏在記憶裡的寶物
天下三大行書,台北故宮得其二,另一者今日已不可得
郎世寧〈百駿圖〉,中西合璧,結合西方透視點畫法和中式的雨點皴點墨畫法
夏商西周。有考據的商朝推定式西元前 1600 年,離今已經 3 千多年了
西周〈折觥〉。觥是一種酒器

上一次進到故宮,只怕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今天趁早,我們直接驅車入內,可惜兩側停車場都已滿場。駛離前,萬幸在至善路上找到一個車位。故宮,我總算又來了。

有一點幸運地,我們有機會走入故宮
我竟然不記得上一次到訪是多久以前了
故宮博物院正館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後,院區內的「天下為公」牌坊、銅獅等元素亦被納入文化景觀
這是院藏〈亞醜方鼎〉的複製品。其實原展品是〈博愛大鼎〉,變動的過程和故宮沿革很有故事,請看這裡

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 (今北京) 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 年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籌組了故宮博物院 (宮廷外是古物陳列所,宮廷內是故宮博物院,原本打算開設兩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古物陳列所裁撤併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遷台後,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北平故宮博物院和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合併為故宮博物院 (內廷和外廷合併)。1965 年於台北近郊外雙溪復院開幕,並恢復故宮建制,貴重文物於焉獲得穩定保存之所。不過據稱搬回台灣的藏品只有幾分之一。

光輝的十月,國旗飄揚。各國觀光客不少
雀躍的心,我們進去吧

目前台北故宮主館,是地下一層,地上四層的展區。地下一樓是服務台、售票處和商店。一樓是佛像、珍玩和特展,二樓是書畫、陶瓷和特展,三樓則是玉器、銅器和特展,四樓乃休憩的人文空間。

門票上印有各式藏品,我的是清雍正〈銅胎畫琺瑯牡丹紋蟠龍瓶〉,Esther 的是西周〈毛公鼎〉

上一樓後,迎面而來的是三尊大佛。佛教自傳入中國後,影響後世甚鉅。此處可以看到隨著時間推移,佛像造型也更為中土化了。

明〈青銅鎏金坐佛三尊像〉。此為西方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左斜侍是觀世音菩薩,右斜侍是大勢至菩薩
此為明末清初 (西元 17 世紀) 作品,佛尊通高 322 公分,莊嚴肅穆
明〈青銅鎏金大黑天立像〉
西藏〈青銅鎏金南天王立像〉
左起是盛唐〈青銅鎏金佛坐像〉、盛唐〈青銅鎏金觀音菩薩立像〉,以及隋銅〈鎏金菩薩立像〉
明〈青銅鎏金佛塔〉
宋〈青銅鎏金大日如來坐像〉
北魏〈青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坐像〉
背面佛光原來大有文章。上中下一共有三個景,講述三段故事
造像的內容是祈願過世的父母能夠升天,同時祈禱現世的人生活安穩。故宮有影片介紹
明〈青銅鎏金觀音菩薩坐像〉
法相莊嚴,額頭上另有一尊佛祖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資料照。感謝幕後工作人員的維護和修復
老文物,新科技。故宮增設互動區,可以讓訪客逐一賞玩珍貴的文物

上二樓,走走逛逛,實在驚訝於文物之美。舉凡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無一不令人駐足,細細觀賞。雖然許多文物都已經在書上看過照片,但近距離觀看的震撼,還是令人如癡如狂。千年以前的有情世界,活生生出現在你我眼前。

此室展出歷代書法選粹
中華書法之美,舉世無雙

到訪前,最吸引我的其實是器物 (故宮依材質分為銅、玉、陶瓷和珍玩等四類)。不過拾級而上後,二樓的書畫卻讓我流連忘返。書畫保存不易,所以故宮中的藏品都是輪流展出,不過我們仍有幸能看到許多傳世之寶。

魏〈三體石經密拓本尚書傳〉。上面一共有古文、小篆與隸書三種文字
工整秀麗,可見文字之美

這裡看到韻書。韻書是中國古代按韻編排的字典,除了記錄每一個字的意義之餘,還用反切記錄了它的讀音。由於韻書是工具書,各代多有增修。故宮收藏的是《刊謬補缺切韻》,是對隋陸法言《切韻》增訂本的韻書,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韻書,由唐朝王仁昫所撰,後世簡稱《王韻》。全書 24 葉,雙面書寫,共 47 面,總字數達 60376 字。

這是唐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相同讀音的字會收錄在一起
就是如同字典一般的工具書
資料一查,這是《王韻》,是《切韻》的補遺。《切韻》已遺失不可考
宋 蘇軾〈赤壁賦〉,可惜開頭略有損傷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赤壁賦〉。蘇軾自稱作此賦只給一兩個人看過而已,現在全天下都看到了
秦〈量墨拓〉。秦代為統一全國量制而由官府頒發的標準量器
近距離飽覽書畫巨作,心曠神怡

這一幅是元黃公望的〈九珠峰翠〉。黃公望是元代畫家,列「元四家」之首。原本擔任官職,但中年後放棄仕途成為全真教道士,在江南傳教修道,難怪此畫中可以看到靜倚在山巒腳下的一座道觀。

國寶中的國寶,元 黃公望〈九珠峰翠〉
故宮 Open Data 專區的〈九珠峰翠〉。拍照未竟之處,可以看一下故宮的原圖
〈九珠峰翠〉畫在一幅有花紋的「綾」上,而非一般的「紙」或「絹」。這是目前所知畫在花綾上的最早實例 (來源)
元人〈春山圖〉
故宮 Open Data 專區的〈春山圖〉
元 倪瓚〈孤亭秋色〉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孤亭秋色〉
唐 韓幹〈牧馬圖〉

這一幅是元代吳鎮的〈嘉禾八景圖〉,採用刻意簡化的景物與大片留白,繪出嘉興附近的八處風景勝地。仔細瀏覽,已經像是景點書一般,令人心嚮往之。和仇英的〈臨宋元六景〉有異曲同工之妙。

元代 吳鎮〈嘉禾八景圖〉,古代的景點書
景點還有文字註解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嘉禾八景〉一部分
五代南唐 趙幹〈江行初雪圖〉
故宮 Open Data 此畫一景。此畫為江南初雪,霜寒蕭瑟,江邊漁民的生活景況,岸上尚有行旅縮瑟前進
另一側有用光影表現的駿馬
利用投影的方式,讓駿馬呈現不同的面貌
明 唐寅〈花溪漁隱圖〉。唐寅才氣逼人,後半生卻過着窮困潦倒的日子,靠賣畫為生,十分艱辛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花溪漁隱圖〉

走訪間,我對仇英的字畫印象深刻。仇英,字實父,是明代中期畫壇上難得的全能畫家。他的〈漢宮春曉〉圖是一長卷,橫幅長 574 公分,描繪人物有 114 人。此畫主要描繪內容為宮女群在宮殿中從事各種活動。中國字畫多講求意境,與西方主求透視寫實的技法不同。但這幅〈漢宮春曉〉細細繪出宮女周遭的宮殿背景,賦予整個人物和空間立體感,讓我大為驚艷。另一幅〈臨宋元六景〉,乃是彰顯地方名勝的作品。而〈脩褉圖〉則是描繪王羲之等四十二人,在農曆三月三日這一天脩禊 (音「系」) 事於山陰蘭亭的情景。脩通「修」。禊,潔也。修禊是古老風俗,意思就是農曆三月初三 (鬼節) 到水邊以香薰草藥沐浴,以除不祥。這一幅畫我細細看了好一會兒,還經 Esther 指點才一一發現畫作上細繪的人物姿態。

明 仇英〈漢宮春曉〉
走馬看花間,我對此圖的立體構圖起了興趣
皇城內一片祥和。小朋友,不聽話爬欄杆,掉下池子可沒人救你
宮女們從事著日常活動,其樂融融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漢宮春曉〉。宮女有的下棋,有的看著自己的畫像。為什麼會有畫像?
答案在這裡,原來有宮廷畫師討好宮女們來著。屏風後還有調皮的宮女偷看
明 仇英〈臨宋元六景〉
這是描寫地方名勝之作
一旁燈箱上有放大顯示,可以看到漁民辛苦捕漁的景象
明 仇英〈脩禊圖〉軸。〈脩禊圖〉原來有畫軸和畫卷兩款。此處展出的是畫軸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系統中的〈脩禊〉圖軸
文人在水邊洗漱,兼之吟詩作對
一旁有郭熙〈早春圖〉的多媒體互動體驗
我們可以像飛鳥一樣「飛進」郭熙的〈早春圖〉中,飽覽畫中景色

繼續前行,另外一區展出的是陶瓷。故宮收藏的陶瓷以明清兩朝景德鎮的官窯最多,亦有宋元明窯精品。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定鈞,汝窯為青瓷之首。紀錄中故宮藏有汝窯 21 件,數量世界之最,定窯約 800 件,龍泉窯逾 400 件。從資料中可知,汝窯出現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代,專為朝廷燒造官方用器,且開窯時間僅約 20 年!汝窯獨特的天青色釉,北宋末年時已為鑑藏家評為青瓷之魁,到了南宋時,已屬稀珍罕見。故宮裡一件北宋的〈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是為傳世唯一的蓮花式溫碗。雨過天青雲破處,此為真正天青之美。

這是故宮第一大美女,唐〈灰陶加彩仕女俑〉
五代越窯〈秘色青瓷洗〉
器內被寫了一行字,看來曾被誤認為是汝窯作品
東漢〈綠釉陶鍾〉,此時瓷器的造型仍是仿自青銅器
清 乾隆〈洋彩山水人物觀音瓶〉。此時為迎合帝王喜好,流行在陶瓷器上寫詩作畫
清 乾隆〈洋彩山水人物觀音瓶〉。瓶肩山嶺空處墨書乾隆御製詩一首〈過玉蝀橋〉三首之一
我對詩詞沒有研究,但聽過乾隆寫作水平一般的傳聞。另一件糟糕的傳聞是他超愛在名畫上蓋印
清 乾隆〈洋彩錦上添花玲瓏套瓶〉。外壁鏤空,裹藏內瓶,盡展巧匠妙工
清 乾隆〈琺瑯彩綠地福山壽海紅山水盤〉
紅色琺瑯料彩繪的紅山水,乃是源自於西洋銅胎琺瑯器的紅彩繪畫
在各種琺瑯彩瓷器上提詞蔚為風尚
淺碟裡金魚水藻,其樂融融
看來乾隆皇帝很愛出風頭,什麼都要插一手
另一區展出收藏器皿的小木匣
乾隆時已經推動典藏計畫,把文物單一或成組配作木匣來收納

中午,飢餓難耐,原本想跟 Esther 到一旁的故宮晶華吃碗牛肉麵,可惜候位時間長達一個小時,只得回到一樓咖啡廳草草果腹。

拍下這張照片時,我們還以為可以吃到故宮晶華的牛肉麵了
無奈人潮洶湧,只得走回故宮一樓咖啡廳,還排隊了一陣子才能吃點東西
比起我的紅酒燉牛肉飯,Esther 的熱狗堡看起來更陽春
不過能有地方歇腳已是萬幸了。我們還跟別人併桌才有位子用餐

飯畢,拾步而上,繼續參觀三樓的器物。青銅器方面有常設展「吉金耀采—院藏銅器精華展」,以商周至秦漢時期的青銅藏品為核心。玉器方面,則是以清宮舊藏為主體,收藏自新石器時代到清代為止的作品。珍玩類文物,則是指罕見、可供賞玩的文物,例如金銀、寶石、竹木牙角和硯墨等。這一回到訪時,特展主題正是「愛硯成癡」。自有筆墨書寫以來,硯出現期間長達兩千年,隨著文人筆墨,在不同時代呈現千姿百態。

「吉金耀采—院藏銅器精華展」根據歷史流向,歸於數類展出,並有專屬網站。第一類是「禮與樂—商代禮樂器」。銅器取材與製作極其不易,故在禮樂祭祀中的地位極其崇高。

商後期〈蟠龍紋盤〉,被列為國寶
盤面蜷伏一龍,龍首正居盤心,微微浮起;盤面邊緣環繞夔紋、鳥紋、魚紋。夔音同「葵」,古代神獸
商後期〈獸面紋鐃 三件〉

第二類是「祀與戎—商周家族器與兵器」。在銅器上鑄刻銘文,始見於商前期。簡單的銘記,標示了作器者的家族徽名與祭拜的祖先,是古今的交談。干戈斧鉞等兵器,則是敵死我活的拚搏,同樣是生死的對話。

商後期〈鳥紋戈〉
商後期〈嵌綠松石獸面紋鉞〉
鉞音同「越」,是代表權力的象徵
這些都是商後期的青銅器

時間流過長長的商朝,現在來到西周。第三類是「其命維新—西周禮器」。武王伐紂後,周公建立制度,銅器的造型與紋飾逐漸隨著禮制成熟而改變風格。

西周早期〈乃孫作祖己鼎〉,是一種禮器
一旁可以看到放大的紋飾
西周晚期〈頌壺〉
壺蓋及器身內有相同的一百五十二字銘文,記載周王冊封頌的儀式
西周早期〈祖乙尊〉。某人為其祖父鑄作此寶貴的祭器
西周早期〈召卣〉。此酒器內刻「六一八六一一」,解釋為節卦。意欲有所克制,以免誤事
提梁兩側銜環處獸面帶有手掌似的巨角

第四類是「郁郁周文—西周至春秋銅器銘文」。商、周初的銅器銘記以「族名徽號」與「祭祀祖名」為多,西周中期漸增「子孫永寶」等主題,且慢慢形成以銘文結尾的固定格式。

西周晚期〈散盤〉
銘文內容記述夨國侵犯散國無功,以致割地抵過,內容詳細記錄轉讓的土地範圍及參與履勘的官員職名
真正的國寶─西周晚期〈毛公鼎〉
內有銘文五百字。大意上是毛公接受周宣王委託管理國事,毛公答謝後鑄鼎並詳載此事,希望子孫共享榮耀
銘文協助我們更為了解西周歷史,是珍貴的文物
西周晚期〈宗周鐘〉
西周晚期〈人足獸鋬匜〉
西周晚期的各式器具

第五類是「霸與雄—春秋戰國的禮樂器與兵器雜器」。東周以降,周室衰微,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逐漸成為「自諸侯出」,乃至「自大夫出」。在此同時極具地域特色的禮、樂、車馬、兵器、以及用以徵信的璽印亦蓬勃發展著。

春秋早期〈芮公鼎〉。院內一共藏有兩件〈芮公鼎〉,一大一小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製作的銅器大量出現,造型各異
春秋戰國時期,銅器出現了許多新型的紋飾
青銅器的黃金年代
戰國〈嵌孔雀石三角雲紋鈁〉
方壺盛行於戰國至兩漢。簡介上可以看到主體花紋分為三段敘事

第六類是「繁華絢麗—春秋至戰國的銅器」。春秋戰國時期,中央衰弱,列國並起。新的統治階級和文化隨之興起,青銅器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西周興盛一時的王臣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列國銅器。商周以來莊嚴肅穆的紋飾風格,轉變為小巧繁複的花紋。

春秋晚期至戰國〈菱形紋劍〉

第七類是「後銅器時代—秦至漢的銅器」。秦漢帝國時期,青銅器的主要用途由禮器向日用器轉化,而日漸深入一般人的生活。

秦國銅器
新莽〈嘉量〉。這個東西有意思了
王莽新政時,重新統一了自秦始皇以後的度量標準。一個量就可以測量五種單位

第八類是「四方匯萃—邊域風格的銅器」。遠自商代,在中原四方的民族,便經由各種途徑與華夏交流。活潑的造型、奇特的紋飾,交融出一件件別具風采的銅器。

商後期〈鉤連乳丁紋羊首罍〉
商後期〈犧首獸面紋圓口方尊〉
乾隆時期已經編著多部銅器圖錄,合稱「西清四鑑」
詳細載明器物長寬高,並以繪圖佐證
〈周諸姬尊〉的圖文
來到玉器展區。這是玉屏風
戰國至西漢早期〈龍鳳紋璧〉
清乾隆「三希文翰」玉冊
一些清代的玉器
離開前,才繞回去拍最受歡迎的〈肉型石〉
令一個人氣王〈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只能說是流量明星,真正的國寶都是曖曖內含光,需要細細品味的
這一回還有「愛硯成癡」特展,展出兩千年來的各式硯台。蘇軾竟然是借「硯」不還的人,筆記筆記
宋代米芾〈蘭亭端硯〉
中間這硯也太有特色了吧
原來抄手硯中的石眼是含鐵質多的部分,會被匠人精心打造成高低錯落的圓柱,饒富趣味
清《欽定西清硯譜》。乾隆時期已經對所藏之硯開始造冊列管
清〈露布硯〉。這方硯有一點意思
原來這方硯是來自台灣宜蘭

糟。毫無心理準備地,相機電力耗盡,後期只得改用手機上陣。臨走前,我再次 (今天就逛了兩次) 造訪二樓商店區,幾番斟酌,差點下手一幅趙孟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畫心,可惜家中實在無處懸掛,只得作罷。臨走前買了一本《故宮概覽》,支持一下保存和維護古物的故宮管理單位。

逛了大半天,準備回家了
向前行。天氣陰晴不定,說不準待會就下大雨。今兒個賺到了

其實文物之美,豈是一日可以看盡。想要一一細究,程度和底蘊卻遠遠不足。Esther 勸我,就當遊記寫成即可。我的文化程度還很有加強的空間。

今天的戰利品,一本《故宮導覽》
書中精選了 81 件重要的國寶或文物
今天好像沒看到這件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只能看書了
今天有看到這一件結合巧玩和收藏的古物。凡是人,都需要寄情養性的。古時珍玩,今日 3C
北宋郭熙〈早春圖〉
故宮 Open Data 圖檔。左下可以看到一婦懷抱嬰童,前後兩個挑擔童子。正是互動體驗時鳥瞰過的景色
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姪文稿〉。這裡有故宮自己拍攝的介紹
看展拿回來的型錄。我都會仔細看過
來看這份〈鑑古〉型錄的小把戲。用手指按壓中間黑框部分
因為感熱的關係,黑色區域會顯露出真正的底層紋飾
這一張「吉金耀彩」特展文宣品也很有用
這麼多青銅器的器型,你會念幾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