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腰痠背痛,我聽從 Esther 的建議去吊單槓。像我這麼懶的人,應該不太可能是運動傷害。東想西想,我檢討到一個可能的原因:開車坐姿不良。
或許是經常在房車和休旅車之間變換駕駛,我充分感覺到不同車型的駕駛座位設計略有不同,駕駛習慣的坐姿也不同。房車習慣了的姿勢,放到休旅車上卻有點不適應。休旅車買了一年多,整天還是高高低低調個沒完 (也是我自己愛玩)。為了追求符合人體工學的正確駕駛姿勢 (尤其是 SUV),我開始著手上網研究。雖然各種來源論點大同小異,但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卻總是答案兩極,那就是「座椅高度」。
來看我的主訴:座椅高度應該怎麼調才正確?先從這一篇美國媒體 MotorTrend 的專文:《漂亮的坐姿:什麼是完美的駕駛位置?》(Sitting Pretty: What’s the Perfect Driving Position?) 看起。
為什麼這一篇文章引起我的興趣?首先,文章中談到 Mercedes-AMG GLE 63 上的 Automatic Seat Setting (自動座椅設定) 功能。這項功能聲稱可以自動將駕駛者調整到適當的坐姿。撰文的編輯使用了這個功能,「當調整完成後,我離方向盤靠近了約 3/4 吋,坐姿稍稍降低,椅背比我喜歡的角度稍微傾斜了一點。」「不過最後的結果,比我那些喜歡躺平的同事的設定更接近我喜歡的駕駛姿勢。」
編輯向 Mercedes 詢問這個功能,結果得到有趣的答案。Mercedes 表示這項功能會根據駕駛者的身高,「建議」出駕駛者的座椅設定。當然人人身材不同,同等身高也有上半身長或下半身長的差異,所以這項功能提供的只是快速設定,細部還要車主按需要調整。但,我沒有一台 Mercedes,這個功能無緣親身體會。
另一個令我注意的,是作者調查了其他 MotorTrend 同事的駕駛坐姿。在椅面高度方面,調查結果就和我在其他來源看到的一樣:意見分歧。在這一份列表中,有 6 個人選擇低坐姿,理由大多是「貼近路面,得到最好的駕駛感受」,3 個人選擇高坐姿,以便「看得清楚」,一個副總狡猾地選擇「適中」,就是不怎麼選邊的意思。
在這篇文章中,撰文者找了一台 Mazda 3 公司車進行分析,以 5 呎 9 吋 (175.26 公分) 的假人進行測量。當將假人坐姿降低 2.5 吋 (6.35 公分),前方視線死角將由 11.9 呎增加為 17.1 呎 (相差 5.2 呎,約 1.58 公尺),盲區增加 44%。但是整體重心只下降了 0.14 吋 (0.35 公分),不到兩張 SD 卡的「厚度」。意思就是,降低座椅或許可以讓你覺得「坐在車中」而不是「坐在車上」,但對操控所需的低整體重心幫助甚微。所以想有賽車手的 feel,改避震器比較快。百改降為先,你說是吧?
有了這一篇文章當基礎,我開始思考起汽車座椅設計這個問題。車廠在開始規劃一台新車之時,座椅設計也同步開始。視車款定位 (跑車、房車、SUV,甚至是 VAN) 和目標對象 (男/女/體型),設計者對駕駛坐姿肯定有一個假定標準,以便規劃所需的視野,觸手可及的操控按鍵。也因此,對座椅的設計自然也不同,如座椅長寬、踏板角度、椅墊材質等,在在都和車款定位與目標對象有關。例如上面 MotorTrend 的文章中,Mercedes 對 GLE 的車主會有一個假定標準,才能在自動座椅設定中「套用」不同的車主身材進行調整。我們能做的,應該是「參考」車廠的原始設定,然後再按照我們的需要「微調」。
這裡有一個 BMW 談汽車座椅設計的影片,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駕駛者的坐姿,每個角度都是原廠精心調整過的。
不過雖然汽車廠商雖然考慮人體工學,但畢竟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車主,難以讓所有體型的人都滿意。我在網路上找到一份 IQPC 的簡報《滿足駕駛需求的汽車座椅設計》(Car Seat Design for Driver Satisfaction),作者是 Herbert M Reynolds。簡報中說明有約八成的人在展間對座椅感到滿意,但實際擁有這輛車後,只剩六成五的人真正滿意。下次進展間,我們都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椅子上。
好吧,知道原廠花了很多精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享受」這一切,找出正確的駕駛坐姿?這裡有一個 Jaguar 示範完美駕駛坐姿的影片,可以先看個大概 (但沒有談到座椅高低)。
參考各原廠說法,調整正確駕駛坐姿的順序大致如下:
- 向後坐到底 (很重要)
- 調整座椅前後 (調整到剎車踩到底時,膝蓋仍有一點彎曲角度)
- 調整椅背傾斜角度 (不要躺得太平,稍稍直一點好。約 100 度)
- 調整座椅高度
- 調整方向盤 (向駕駛者拉出,調整高低,以可清楚看到儀表板為主)
- 調整頭枕高度 (上緣切齊駕駛者頭部高度,以防碰撞時甩鞭效應造成傷害)
- 調整安全帶 (原則是不要太高勒到脖子,也不要低於肩膀)
- 調整後視鏡 (可完整看到後擋風玻璃即可)
有了以上基礎後,我開始比較各家原廠的說法。因為設計者是車廠,正確的座椅姿勢還是應該聽他們,一些似是而非的網路意見先不予考慮。
這裡,BMW 經銷商要求駕駛者將 BMW X5 的座椅高度調高,和車頂間保留一個拳頭的空間 (以防顛簸時駕駛者碰撞到頭部)。[休旅車]
這裡,BMW 原廠教練指導學員將座椅盡可能調高。[房車]
這裡,Chevrolet 原廠要求駕駛者將座椅調高,可以清楚看見儀表且不會太靠近車頂。[房車]
這裡,Michelin 原廠教練要求學員將座椅調高到水平視線位於擋風玻璃中央。Michelin 不是車廠?說到駕駛安全,輪胎的重要性不亞於車輛。[房車]
這裡,Audi R8 LMS Cup 車手 Rahel Frey 示範,駕駛者應該將座椅高度調高到水平視線位於擋風玻璃中央。她的理由很貼切:賽道上我們只要看前後,一般道路駕駛我們還需要看左右,所以太低扁的坐姿是不行的。[房車]
這裡,Porsche 要求將座椅盡可能調到最低 (要求駕駛表現時)。[跑車]
這裡,Porsche 再一次要求在視線不受阻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座椅高度。[跑車]
總結了一大串影片說法之後,我歸納出屬於自己的簡單判斷:
.[房車]:將座椅高度調高到水平視線位於擋風玻璃中央
.[休旅車 (SUV)]:將座椅高度調高到距車頂一到一個半個拳頭寬 (高於擋風玻璃中央)
.[會上山或下賽道胚車的跑車]:最低坐姿
就我自己而言,我最想知道「SUV 的座椅高度怎麼調才正確?」在車廠的建議中,應該盡可能讓臀部和膝蓋在同等高度,有助於避免血液和壓力集中在大腿處,以防長時間駕駛時感到不適。但房車因為車頂高度有限,很難苛求這一點,SUV 就可以達到舒服且完美的坐姿,也無怪乎今日 SUV 當道。
不過,對於追求駕駛表現的房車或跑車而言,低坐姿可以增加路感,也能因貼近地面而更有風馳電掣的速度感受。高高在上的坐姿看似公車司機,怎麼對得起血液中的辛烷值 (在這年頭該說是鉀離子)。也因此,追求極致駕駛效果的跑車均講求低矮的坐姿。
最終我將 SUV 的座椅調高到中央偏高,以求消除視線死角 (穿越小路和菜市場時,低趴的坐姿看不見兩側路況,很恐怖的)。小型房車的座椅並非調到最低,而是中間偏低,因為上下車姿勢太低不好起身。
遲來的新年快樂~
今天在吳興街有看到您與夫人,活力十足、笑容滿面。 實在不好意思上前打擾您們,就默默騎車過去了…..哈哈哈
(應該鼓起勇氣說:嗨,您好 我是您的粉絲啊)
這,這有一點巧啊。
來打招呼啊,我們很歡迎。我太太已經放棄了,說她不認識的人都認識她,哈。
也祝你新年快樂,事事順心。
真的很巧!!
太太回覆的也太可愛了哈哈哈,不過兩位本尊都超級年輕和網頁照片ㄧ模一樣。
謝謝,是你不嫌棄。我太太知道這事後,應該會說她該買衣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