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門了。」中午還沒到,兒子已經出門,女兒則是戴著耳機追劇。最近,流行起「樸實無華」的口號,正是 Esther 和我這兩個職業家長的生活寫照。或許應該找新工作了。
松山慈祐宮,舊稱錫口媽祖廟,是饒河街夜市旁的地方精神中心,1753 年由行腳僧林守義堪輿興建,四年後落成。1981 年正殿失火後重新翻修,更是金碧輝煌,後方也已經整理成清幽雅致的河岸步道。
錫口,其實就是松山舊名。錫口過去是台北和基隆兩地的商運中繼站,因繁榮而有小蘇州之稱。當時有民間諺語稱:「去雞籠擔塗炭,轉來錫口當被單」,講的就是工人把到基隆辛苦挑煤炭賺來的錢,都花在錫口的風花雪月上。
民國 98 年,台北市政府為延伸藍色公路航線,因此興建錫口碼頭,整修周邊護岸及親水步道整體景觀,並串連錫口碼頭與基四號疏散門間之人行步道。
慈祐宮後的彩虹橋,是一座僅供步行的橋樑,橫跨基隆河,全長 16 7公尺,寬 4.5 公尺,銜接內湖區新明路與松山區饒河街,除了縮短民眾通行時間,更是增添了休憩的去處。此橋因鋼肋拱狀有如天邊一道彩虹,故名彩虹橋。整修後的兩岸景觀設有休閒步道,以及愛情鎖景點,當是仿照巴黎的愛情鎖橋,讓有愛的人們可以戀戀河岸,鎖愛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