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了嗎?」雖然鬧鈴還沒響,不過我已經睜著眼睛四處轉了。人的身體真厲害,除了姿勢行動,還會自動記憶時間。只要隔天有事,無論多早都會起床。不過 Esther 說我想太多,應該是初老睡得少吧。
這年頭,為了小孩念書,家長的時間也得賠進去。教育部學者專家一大堆,學位堆得跟天一樣高,卻屢屢設計出讓人瞠目結舌的制度。為此,我強烈質疑他們的學位有問題,都是劍走掠奪性期刊偏鋒的投機者。
現在的高中,學生一上了高三就有三條路。一條是是繁星,高中成績的前幾趴可以申請,巧門中的巧門。試想,建中前幾趴和放牛高中的前幾趴,學生程度會一樣嗎?美其名是讓偏鄉有機會,但其實是廣設巧門和拖累菁英教育的惡法。大學該走菁英,而不是普及教育。這一點再想不開,大學生的薪水會更低。
第二條,是走一月份的學測,當然考試內容只到高二範圍。想走學測的學生,高三課程完全放在一邊。老師說他的,學生念自己的。痛苦之處在於學測分為一二階。第一階拿到分數後,學生再自行申請學校,求通過並取得面試機會。三個通過申請的人中,只有一個人會錄取。另外兩個考完試、申請通過但面試落選的學生,就得回流到七月份的指考。
第三條,是走七月份的指考。考試範圍當然涵蓋高三。不過這個時間點,走繁星和學測的學生已經放飛,每天都有一半左右的學生沒來上課 (請假念書或外出面試),老師授課品質肯定大受影響。
好了,知道了這三條路。但有趣的是三條路搶的都是同一數量的名額 (例如某科系一年招生 40 個,這三種路線分配的總名額就是 40 個)。教育部不斷要求放寬繁星名額 (國立大學幾乎年年增加名額),學測和指考能分到的名額就少了。學測如果因為無法區分出程度而加收學生,指考能分到的名額就更少。甚至前幾天還有新聞指出,某些科系的指考名額可能不到百分之三十。那些放棄學測想要在指考翻身的學生,肯定苦不堪言。
這種三階段漏斗型的設計,讓學生和家長落入升學的漩渦。第一面救生網 (繁星) 沒有勾住,就要指望第二面 (學測);第二面又沒勾住,就要指望第三面,因為如果再沒有勾住,往下黑不見底的就是重考之路,否則就是砸錢出國吧。單是這樣的人肉戰場,就讓莘莘學子 (和莘莘家長) 疲於奔命,淚流成河。
這幾年,教育部開始玩起「打殘台灣高中生能力」的遊戲。五大主要學習科目,在學測和指考時竟然只要挑選四科當成基準。小孩從高二開始就可以判斷「自己想要放棄哪一科」,不想念社會的放社會,數學不好的放數學。這樣半殘的學生,只能在台灣這個小池塘裡找學校,完全無法和國際接軌。或許,讓學生半殘,無法爬到對岸的優秀大學去,才是教育部設計這套作法的主因。我真心覺得教育部是戕害你我的孩子,讓他們無力與國際人才競爭。
雖然家裡父母都是理工背景,我這小女兒卻一心向醫,只走三類組。或許真的非常喜歡生物吧。今年是實施五個主要科目挑四科的第一年,所以完全無法分出學生程度。即使 Esther 已經上網做了幾天功課,小女兒六個申請志願只通過了四個。也罷。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我們家一開始就採取「完全不指考」路線。就這四個學校科系準備吧。為此,我花時間和小女兒演練面試場景,Esther 則是陪她上街買了些正式服裝。我真的懷念過去聯考的日子,最起碼時間都是花在書本上,而不是陪教育部演這一齣戲。
雖然考得不如預期,小女兒還是否決了 Esther 和我建議的二類組路線 (小姐啊,明明都還有一流科系可選),堅持走入醫療衛生學群。也多虧了她的堅持,我才有機會在這一趟面試之旅中,看過台北醫學大學的熱鬧、呼吸陽明大學清新的空氣,以及飽覽長庚大學的湖畔景色。只希望,這幾趟旅程,真的能讓小女兒獲得一條可走的路,一條不會犧牲她的才情和未來的路。該打屁股的教育部,這樣擺弄孩子們的未來,你們真的睡得安心嗎?
每每看到台灣教育的現況就是上火啊!
教育部官僚
屁股打爛都不足以彌補過錯
更糟的是 永不回頭改錯!
真的如此。今年應該會犧牲不少學子。小孩傷心,大人難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