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兩天,總算又有空檔去世貿館看完車展。少了歐美競爭者,世貿展場冷清許多。其實我覺得分隔兩館是不錯的作法,能讓愛車人仔細賞車,體會車廠成就的精緻工藝和設計理念。
既然要展亞洲一線車廠,想像中應該有日本的 Toyota (豐田)、Lexus (凌志)、Nissan (日產)、Honda (本田)、Mazda (馬自達),韓國的 Kia (起亞)、Hundai (現代),以及台灣的 Luxgen (納智捷)。其實還應該納入大陸車廠 (否則這是哪門子的「世界車展」),不過話題敏感,有資匪之嫌,只好關起門來自嗨。在台灣,政治是個敏感議題,連對岸該稱「大陸」或「中國」都能吵鬧半天。
由於已經快二十年沒有有接觸國產車/日本車,我對亞洲車展只是走馬看花,隨手拍拍照片。來到 Lexus 展區,真有入坐體驗的是 RC 200t/IS 200t。這些跑格重的 Lexus 小車坐姿一如過往印象般低陷,其實不是很好進出車室。座椅的泡棉厚度遠超過歐洲車廠,營造出截然不同的乘坐感受。持平的說,這泡棉讓我想起公車的座椅。
另外,Toyota 商務車也是我們體驗的重點。車頭有如變形金剛圖騰的 Alphard 座椅舒適,但外型實難消受。SIENNA 聽說今年和泰也會代理進口,業務神祕地表示報價絕對低過水貨商 (不過低階版本會拔配備吧,我猜)。Previa 實在已經不是新同學 (新車大展可以讓它進來嗎?),飄過即可。
再來看 Honda Odyssey。Esther 上車摸摸看看,我還沒坐入後座小姐就已經閃人。「這內裝不是很高級吧。沒有別的版本嗎?」我想吸引力應該小於她最有興趣的 SIENNA。
在 Honda 展區,可以看到 ASIMO 機器人和車模合力表演的場次。不過或許日本人對「人型機器人」的偏執,我覺得多年來都在原地踏步。如果今日地球上食物鏈頂端的萬物之靈是猴子,是海豚,牠們開發出來的機器人外貌就非得是猴子、海豚嗎?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基本的癡迷,是一種只以地球為中心的偏執。中世紀教會認為地球是平的,直到麥哲倫在十六世紀率艦隊繞行地球一周,後續再經哥白尼和伽利略提倡日心說 (地動說) 和地圓說,教會/世人才接受地球是圓的。他日若有三頭六輩的外星人出現,日本人會不會想打掉重練,再為 ASIMO 加上雙頭四臂呢?
最後一個花時間體驗的車廠是 Mazda (馬自達)。新的 Skyactive 技術包含重新設計的底盤、變速箱和引擎,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也獲得市場巨大的成功。實際入坐,內裝配置有那麼幾分 Audi 的感覺 (出風口、自動空調操作、儀表板配置)。或許是因為由日本直接進口,內裝品質不錯,小細節略欠精緻 (但符合定位),鮮艷的魂動紅則頗為動人。我另外實際試坐 MX5 小跑車,印象比想像中不優。這種強調操控樂趣的小車,入坐重心非常低,車室空間也不夠寬敞。此外車身門板不夠厚實,無法提供我想要的信心。不過我想這是 fun car,而非日常用車,只怕要真正上路才能體驗「人馬合一」的美好。但與其如此,我可能會用多一點預算挑 BMW M135i,至少整體感覺踏實一點。
最後,又是走馬看花的時間了。各位要看好,因為我們逛得很快喔。
今年的車展頗有收穫,很大的一個原因是人潮不如想像中擁擠。車模搶盡新車風采的情況雖然依舊,但有心者還是能好好賞車,看看各家車廠的本事。真是迫不急待,我已經開始等著兩年後的下一場車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