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做了一件自己也不敢置信的事情,就是把車換了。話說某天閃過換車的念頭,咕咕噥噥藏不住,商量後 Esther 給了綠燈放行 (其實也是受到她的鼓勵)。既然起了換車的念頭,當然得把握所剩不多的保固期。除了保值,也能讓新車主有多一分保障。就這樣,我帶著鋼盔衝了。可惜最近常下雨,行程也趕,沒能將 S80 洗得漂漂亮亮嫁出門,稍有遺憾。
為什麼換車?這個問題其實醞釀了一陣子。Volvo S80 舒適大方,坐在車內就好比在坐在家中沙發一般舒適。要音響有音響,要質感有質感,何況還有一份無與倫比的安全感。雖然在都市行進間難免不夠靈巧,不過卻也是一種生活步調,一份北歐的閒情雅致。
但是,就是想改變「一點什麼」的心情,讓我開始動搖。我想要靈巧一點,我想要敏捷一點,我想體驗看看動如脫兔的感覺。另一個原因,就是小孩大了。14-5 歲的小孩們,已經不愛和爸媽出門。留著寬敞的後座沒人坐,不如換回我想要的輕巧。原本只是和 Esther 私下商量,趁晚上散步之便隨興看車。說來有趣,散步的路線上就有至少 5 家展示間,想看什麼就有什麼。台北真是欲望之都,錢包的錢好像長了腳,攔都攔不住。
拿了幾家車廠型錄回山上給老爸挑,刪刪減減,就只剩下 Audi 留在手上。而且既然想要不一樣,心一狠乾脆做得徹底些,直接挑台小車吧。只要確認後座塞得進小孩,其他都不在意。原本 Audi A3 和 Q3 二擇一,最後因為 A3 採用 MQB 新底盤且世代較新,所以再次槓掉 Q3 (原先我喜歡小改款 Q3 的鋼鐵人外觀)。
等了幾天,總算業務通知車來了。LINE 來的照片黑黝黝的,面露兇氣,和型錄上白色帥氣的斯文樣完全不同。不過我還是喜歡深邃一點的顏色,比較有認同感。
本次我們挑的款式是 A3 35 TFSI CoD 版本,搭載 1.4 升 CoD 引擎,具有 150 匹馬力以及 25.5 公斤米最大扭力。CoD (Cylinder on Demand) 是主動式汽缸管理與汽門伸程控制系統,屬於 Volkswagen 集團中 EA211 引擎族當中之一員 (所以同樣的技術在 Volkswagen Golf 7 中也能看到)。當車輛到達一定條件 (轉速 1,400 到 4,000 轉間,時速介於 30-130 km,檔位 3 檔以上) 時,系統會自動使 4 缸引擎的第 2 和第 3 缸進入間歇狀態,以高效省油的方式巡航。
A3 雖然小,其實第三代的空間機能已經增加許多。我自己 (180cm) 坐入後座,膝部和頭部勉強都還有幾指幅的空間。當然長途的舒適性無法和過去的 S80 相比,不過都市中走走停停,已經夠用了。長度才四米三,有此表現已經難能可貴。
牽車時,著實花了一番功夫適應新的駕駛座。雖然知道大小車型不能比,還是對少了不少配備哀號不已。我最喜愛的冷熱通風椅沒了,雙層膠合玻璃沒了,原木方向盤也沒了。此外除了沒有 ACC,主動式頭燈也沒了,主動安全設備同樣付之闕如 (必須德訂)。我好像由家裡的沙發,坐到星巴克咖啡椅的感覺。Audi 雖然善於營造車內質感,不過 A3 和 S80 不能比 (價格也差了一台小車)。我對家人說小車不陽春,其實還是壯膽的成分居多。
雖然對內裝小有抱怨,不過 Audi 營造的車室氛圍還是蠻吸引人的。德國車一貫的紅藍顯示按鍵/燈光,冷冽的鍍鉻飾件,頗具魅力。Esther 自從坐過 A1 後就對其念念不忘,果然 Audi 是把妹利器無誤。
說到駕駛樂趣,Audi 可就遠較 Volvo 為人驚艷。剛交的車,當然還不敢大腳油門,不過小巧靈活的身軀已經非常受用。尺碼較小的三幅方向盤更易於掌控,方向盤的回饋力道也是饒富趣味,轉彎時總是傳來 Q 度十足的回饋,和 Volvo 方向盤單純重手/輕手的操縱感截然不同。
實際上路,「哇!」過去開 Passat 時期穩定的轉向和避震效果回來了。「德國車開起來應該就是這樣的。」我慶幸自己沒有選錯。這部 A3 搭載有 Audi drive select (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有三種車身動態設定可以選擇。根據官網資料,系統會依設定改變油門的反應特性、變速箱的換檔時機、減震筒的軟硬調性、以及動力輔助轉向系統的轉向齒比,營造出截然不同的操駕感受。雖然車剛到,但我實際選擇過自動 auto、舒適 comfort 和動力 dynamic 模式,可以明確感覺車輛的動態設定確實不同。改天自己開車上路時用動力模式跑跑,一定非常過癮。
接下來說說操作介面。Audi 的 MMI 操作系統介面不太漂亮,操作也不太直覺,因為硬體按鍵和介面上的軟體選項都分散到好幾個位置,不夠整合。iPhone 只用一個按鍵就能整控全局了,MMI 卻無法將所有操作都整合在製作精美的大型旋鈕上,可惜啊可惜。就操作和介面來說,我覺得 Volvo 的 SENSE 操作系統比較優一點。舉個例子來說,單是有電話來,就找不到什麼按鈕可以接聽電話,什麼按鈕可以掛斷 (我猛找 OK 和 Cancel 鍵,找到進入語音信箱了還沒發現。開車時哪有閒情逸致慢慢找啊)。
再來,駕駛座中間的 DIS 多功能顯示幕過於紊亂 (我認為)。從說明書上可以看見,DIS 顯示幕的位置和區塊並非固定,改變功能鍵 (方向盤上) 後顯示的訊息區塊大小也不盡相同。具備功能越多 (如原廠衛星導航),DIS 上可以選擇顯示的功能項目也越多。而方向盤的左側功能鍵和方向盤右側的雨刷桿都可以操控 DIS 上的顯示資訊,過多便利反而造成使用的不確定性。
我覺得這種計算機型的顯示幕已經過時了,就好比過去的 Symbian 系統手機一般,iPhone 介面出來後橫掃千軍,成功的威力將 Symbian 掃入歷史漩渦。聽聞明年小改款的 A3 會採用全彩液晶螢幕儀表板,應該可以改善現在「以框窺天」的窘境。
說到行李廂空間,當然無法和 S80 比,不過可調整高度的底層隔板讓空間運用更有彈性。照慣例我又加了原廠防水墊 (前後座也換上原廠橡膠腳踏墊),看起來更整潔美觀。
最後來看音響。我的 A3 沒有選配丹麥品牌 Bang & Olufsen 的 14 支揚聲器組,而是台灣標配的 Audio Sound System 10 支揚聲器。某國外金耳朵車友擁有過舊款 A3 和新款 A3 8V 的心得,判斷新款 A3 的 Audio Sound System 同樣是 Bose 的系統,10 支揚聲器,包括儀表板內的中央揚聲器 (人聲) 和備胎室內的重低音;6 聲道擴大機,總輸出 180 瓦。
單純就人聲高音來說,我覺得 Audi Sound System 的音色更亮更細,較無 Volvo (先前的 S80 雖是旗艦版,但不是前幾年的 Dynaudio,應是 Harman Kordan 代工) 的一絲塑膠味。但中低音和音場部分毫無疑問是 Volvo 大勝。這個結果應是 Audi Sound System 沒有搭配好一點的音效處理器 (DSP),以及擴大機等級的差異。這場比較其實完全不公平,應該用選配 Bang & Olufsen 系統相比才是門當戶對 (此外空間條件也應對等,找 A6 比較準)。不過我偏好現在 Audi 的人聲,run-in 一陣子以後表現應該會更好。
換了小車,等於離開舒適圈,是應該多外出動動了。
後記:開了幾天,有一些感想。首先是 Audi 組裝品質我覺得勝過 Volvo,一些板件的密合度和服貼性都更合理。Volvo S80 是瑞典製,Audi A3 則是德國製,都已經是第一流的選擇了,但認真挑剔還是有一點差別。其次是發展的理念不同。Volvo 非常以人為出發點,所有操作都很就手,都在合理的範圍。Audi 就真的是創新科技,小小的 A3 同樣享有輕量化 MQB 底盤和節能 CoD 引擎 (母集團 VAG 很強),也正是我轉換品牌的主因。不過為了在小小空間內放入這麼多功能,按鍵開關的位置我都覺得不太順手。與其說 A3 像是一部車,毋寧說它像是一架太空梭。身為一個太空人,摸索一下操作方式也是應該的。
我也換掉了2012 S80, 不過又換了2015 S80. 新引擎, 新變速箱, 解決了我不愛PS 離合器接合的感覺. 不過有那麼多配備, 要換成小車真的要很有勇氣! 我是沒有! 所以打算再來買一台小車就好! 恭喜你!
你,真是做得太棒了!我也是想換新 S80,甚至是明年可能發表的新 S90。不過就真的是一個轉念,讓自己再年輕一次。A3 開起來,真的好像年輕了 10 歲 (收入也少了 10 年就是了)。
我還是要再次跟你豎起大拇指!我實在也很愛 S80。
不過不變的是, 台灣的車商都無良, 有了銷售量就會開始偷東西, 新的S80沒有DVD了, 輪胎SIZE也偷小了, 煞車的尺寸也縮小, 霧燈換成日行燈也讓我少了些安全感, 新的變速箱有著起步的頓挫, 感覺某些用料也沒有以前的穩定! 但是ACC真的還是好用! 皮椅的質感比過去更好(只是配色有點怪)! 軸距長了點! 但是對我來說夠用! 不過真的, 與A3都是好車! 只是調性不同, 結論就是我沒你有勇氣!
對。先前挑 Volvo 是因為誠意夠,東西一次到位,現在已經開始偷配備了嗎?我是苦等不到新底盤,所以才狠心換車。
換小車是完全不同的體驗。雖然有一點誇張,不過我覺得開回小車有點「篳路藍縷」的感覺 (哈)。但同時也有離開舒適圈的快感,好像自己恢復了一點「狼性」,找回大一離鄉赴學時的悸動。
malic大哥您好,因搜尋passat相關資料,有幸拜讀blog的文章,購車的過程中,原Volvo也不在口袋名單,其中也看a4 avant 35tsi相當滿意,infinti q50類似w205的動力風格難以抗拒,但volvo均衡的特性及最具誠意的配備下最終選了v60 drive-E D4,下次再選Audi應該也進化至B10了
恭喜恭喜!V60 實在是最美的旅行車之一。我覺得除了特性均衡和配備滿點之外,Volvo 車友的氣質和水準也都令人讚賞。我直到今日都還會回去 vlover 社團逛逛。
歡迎加入 Volvo。
您好,小弟的V50 D4也換成V60cc了,這底盤應該是S80/XC70在用的,新引擎新變速箱真是非常不錯,原廠四輪定位有推薦嗎?才開200公里,不知是輪胎還沒磨合完成,有時有點共鳴聲音。
哇,超讚的!我對 CC 非常欣賞,Volvo 這個車系的定位大膽又勇敢。
雖然很多人都說原廠定位不夠好,但我還是會回去。我是標準操駕,原廠調整就夠我用了。尤其是新款車,我覺得更應該回原廠。
事實上,我現在還是都把 A3 開回 Volvo 去洗車打蠟,保養廠的人應該都見怪不怪了。
小弟买了这边台湾亲戚的V40,感觉不错,比大众的好些,就是比较吃油。
V40 好車一部!恭喜啦。
這幾天正在幫女朋友看車 忽然想起你從S80換到A3 不知道你什麼時候還要換阿? 感覺應該不是最近吧 哈哈. 這幾天看到AUDI TW都是很負面經銷商關閉的新聞 看來現在買可以殺很大阿
其實我也在考慮A3或是A4 感覺科技感很強 但是沒有Volvo那種順手的味道
哈。開了一年多,習慣小車了,可能會再撐一陣子吧 🙂
Audi 的車,後勤上我還沒遇過什麼問題。後勤滿意度,我猜某種程度和熱愛該品牌的使用者有關係。年輕又愛速度,就算非 Audi,開雙 B 也是整天進廠吧。就我一年半使用的經驗,還沒有因為車壞進廠過 (這是說我不年輕開車又慢熟嗎…)
Audi 新科技上很快,當然操作習慣和後勤支援要能跟得上才行。台灣一年賣不到 5000 台的品牌,和 Volvo 同樣是豪華車的後段班。不過我一開始挑 A3,就篤定將它定位成小車。小車沒隔音、小車不豪華、小車沒電動椅 (是我寫得太誇張,只是副駕沒電動),我都知道。也不德訂,也不選配,就認真好好享受一台「中段班」的小車。沒想到,這種無負擔的設想,車子開起來反而更愉快。
如果是女朋友要開,看喜歡歐洲車或日系車品牌吧。一個客戶幫老婆換了台 Lexus,聽說在家裡好過很多 🙂 反正有事就去保養場,接待人員自然會將太座服侍得服服貼貼。
如果挑 Audi,車是漂亮,還有一堆 Start & Stop、Drive Select、Auto Hold、虛擬儀表版等新東西可以玩就是了。
台湾最常见,销量最大的是日本车吗?
應該說是已經國產的日本車廠,特別以豐田 (TOYOTA) 為霸主。日本地小人稠,用車考量和歐美大不相同,其實還蠻符合台灣地形的條件,不過就是少了點駕駛樂趣就是了。我人生的第一台車也是豐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