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 Kindle 2 電子書閱讀器入手

話說從 1998 年的 Palm IIIx 開始,我就開始使用掌上型的手持式裝置。搭配現代人的視覺、手掌與身高與行動用途,PDA (個人數位助理) 可謂風行一時。之後我 (以及新報到的 Esther) 陸續用過 Palm IIIc、Sony CLIÉ PEG-N710C、Palm m105、Tungsten T (以上為 Palm OS),以及 HP iPaq h2210、iPaq rz1717 (以上為 PocketPC 2002 等 Windows Mobile 作業系統),以及可能一時遺忘的幾種手持式裝置 (智慧型手機還不算)。除了一般記事、尋找連絡人與行程提醒之外,另一項重要的用途就是閱讀電子書。我除了看看武俠小說之外,還收了黃易跟幾本大陸作家的作品,而 Esther 根本已經嚴重上癮,無書不歡,整台 PDA 最重要的功能就是 sync 她從網路上找到的大陸作品。大陸網路文學作品澎渤發展,類型與作品之多簡直難以想像,而且透過網路/網站形成強大的社群。也算是受惠於現代化科技,遠在台灣的 Esther 也能變身成大陸妹,整天吸收那一大堆難以消化的簡體字。

精簡的包裝。全球最火紅的電子書閱讀器總算可以親身體驗

Amazon Kindle 算是現代化電子書市場的第一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實從 Kindle 第一代出來之後我們就持續關注這個裝置,設想看看它能帶來何種閱讀樂趣。當然,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產品就是朱邦復推出的電子書包「蒼頡電書」(在大陸命名為「文昌一號」)。因為只有閱讀者數目夠大的地區才有機會興起新規格/新的閱讀型式,中國、美國與歐盟,是最有可能革命性改變閱讀方式的區域。跟人有關的事情,跟著市場走才不會錯太多。

電書採用內建中文字型的 CPU「文傳1610 處理器」(這系列 CPU 的中文原理也很有趣,寫不完),只要 790 塊人民幣,台幣要不了四千塊。朱老希望透過符合大陸消費水準的電子閱讀裝置讓大陸教育普及,縮短城鄉之間的教育隔閡。只是理念和產品設計之間畢竟有落差 (咳,畢竟外型/規格/人機介面還是要幾經琢磨才能廣為市場接受),叫好不叫座。台灣這邊曾經跟歌林合作出「i-Lirbary」閱讀器 (其實就是電書),但是缺乏好的推廣跟後續市場耕耘,只得慘淡收場 (我正在做功課時就消失了)。

來源地:世界工廠。說不定幾年後世界工廠又要換其他地方了

同樣的,Kindle 第一代也是醜得很 (以今日的標準來看),我想缺點應該也不少。但是 Amazon 擁有內容 (這才是殺手鐧啦),並且控制了傳輸機制和最後使用者手上的閱讀器規格,也因此打造出了「內容+傳輸+閱讀器」這種一條龍式的銷售模式。美國地區的民眾可以直接上 Amazon 買 Kindle,到手後直接從 Kindle 上收看最新書訊和進行搜尋,找到合意的書目後就可透過無線網路即時購買 (連刷卡動作都免了),購買動作完成之後,電子書就會在幾秒鐘內下載到他/她手上的 Kindle。更棒的是,電子版的書籍通常只要實體書價格的 1/3 或更少,還能在打折/優惠期限內用超低價格買到好東西 (蓋因為電子版下載產品無須實體印製/運送費用,無論賣多少本都是近乎純利,只需扣除版權跟管理費用即可)。

重點不是手上拿了什麼,而是有了 Kindle,Amazon 等於直接在你面前開了家大打折的書店,還有專人幫你結帳送書,讓你昏昏沉沉就敗家完畢。反正,常買書的人也一票書沒看完,不如買電子版還省點空間,也較環保。

忍啊忍,為什麼只有美國地區可以買書啊。原因很簡單,就是版權。版權絕對是現代化社會的代表性產物 (哈,留給後代子孫評價吧),玩法多變、而且可在瞬間讓你/我致富。每個國家/地區的版權銷售/代理方式都有不同,作家擔心化外地區 (咳) 盜版嚴重,因此先只著重在最具法治觀念的地區放行電子書版權,因此只有美國地區可以享受 Kindle 的便利。當然,市場大開之後,可以授權的範圍也隨之開放,才有了 Kindle 2 International (國際版) 的出現。

新一代的 Kindle 分成 Kindle DX (9.7″ 螢幕) 和 Kindle 2 (6″ 螢幕)。Kindle 2 可以出貨到全球,使用者可以在當地,在 Kindle 2 上設定已註冊的 Amazon 帳號上網買書,享受和美國地區一樣的便利。不過由於授權關係,可以購買的書目較美國地區為少 (目前美國 39 萬本書,台灣可買 33 萬本書,還不錯)。聖誕節前好不容易 Amazon 降價 20 塊美元,我趁 Michael 在美國度假又凹他幫我帶一台回來 (是的,就是曾經幫我拖過十幾公斤重擴大機回來的那位,小弟向您再次表達敬意)。幾天後,這個小東西就到家了。

開箱看看。Kindle 2 比我想像中大一些
6″ 螢幕的機器,但是機身尺寸應該快 10″ 了吧
厚度應該不到一公分。難怪要用金屬外殼支撐,否則很容易折彎/損壞
整台 Kindle 2 只有這一個配件。一條 USB 電腦連接線兼充電線
簡潔的使用手冊,跟機身大小相同。Kindle 2 裡面會隨附一本使用手冊電子版本,最新版本應該是第四版吧

簡單開箱後當然要好好玩一玩。我幫 Esther 設定好帳號,看著她從 Kindle 2 上挑了一本食譜,然後按下購買按鈕。很順暢,Kindle 2 馬上出現下載畫面,我甚至都還不知道台灣這邊是哪家 3G 業者和 Amazon 合作,就已經付費並完成下載的動作了,整個過程不到半分鐘。這本食譜翻山越嶺,從遙遠的美國傳送到 Esther 手上的 Kindle 2 來,我想,Amazon 也在我們家開了家書店門市吧。

優點雖然多,但是問題也一個個跳出來。我雖然是個 3C 重度使用者,但是 Esther 才是接近廣大用戶的代表性使用者 (我們的代號是「家庭主婦跟老人代表」)。將我們兩個的意見整理一下,通常可以得到更接近真實的答案。只見她不斷拋出「怎麼這裡這樣…」「這個不能用嗎?」「要怎麼回到上一頁?」「不能點嗎?」「怎麼才能發出聲音?」「剛買的書在哪裡啊?」唉,如果我真的能抵擋這些問題 (攻擊),那麼應該也能擋住家庭主婦跟老人家們的需求吧 (Tony,這篇就是給你參考的)。

這才是真正的挑戰,將產品送給家庭主婦跟老人試用

優點:
很多,簡略來說,是第一台真正量產並廣為使用的電子閱讀器,能隨時隨地挑書買書,並且受到廣大作者/出版社支援。

不用開電腦,直接可以挑暢銷書和接收最新書訊

疑點:
姑且不說是缺點好了,我把玩才幾個小時。

1) 硬體人機介面設計不良
為了放下鍵盤按鈕,Kindle 2 的尺寸其實不小,遠比 6″ 螢幕為大。目前操作方式是透過右下方 5 向搖桿/按鈕,以及設計在左/右兩側的翻頁按鈕進行。實際操作時,無論是上下/左右、選擇/切換,都需要使用 5 向搖桿,目前設計的尺寸對使用者手指是非常大的負擔 (指頭沒半小時就痛了)。翻閱電子書時,要不斷按鈕換頁 (如果想往前翻個 5 頁,那麼手指筋膜就得花個 0.005 卡的熱量,並且會聽到 5 下「科科科」的按鈕聲)。就過去操作 PDA 的印象,若能像如 isilo 等閱讀軟體般,直接在指定的螢幕區域按一下 (用手指點一下),就能輕鬆換頁。而且左手右手,隨便什麼都能點。目前的硬體配置方式,使用者必須要有非常有力的雙手拇指 (說實話,姆指幾乎是最不靈活的手指) 才能操作 Kindle。因此,這個問題帶出了我們的下一個問題。

所有操作都要使用按鈕/搖桿。如果要讓我們看書,最漂亮的人機介面應該是要讓我們拿尺筆才對。單是為了多玩玩這部字典,大姆哥就痛得不得了。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用 Thinkpad 小紅點套上去看看,應該會好用很多

2) 沒有觸控螢幕
我想下一代的 Kindle 無疑會解決這個問題。多點式觸控已經是成熟的技術了,只要價格因素那關過了,要雙面多點觸控也不是問題。但是,我想最成熟的電子書閱讀器一定要具備觸控螢幕,因為只有透過觸控,我們才能實際跟電子書接觸 (能想像手指滑過紙張紋理般的感覺嗎),直接接觸、摘要、劃線、圈選與雜記。現在的方式要透過十公分外的 5 向搖桿控制,還得配合按鈕才能標記與圈選,感覺起來就像是站在夾娃娃機外的無助。

Esther:「沒辦法,我就是圈不到啊,不然你試給我看。」「你自己也圈不到嗎」

3) 沒有背光
這個問題剛好跟如 Kindle 等新式電子閱讀器的長處牴觸。採用 E-Ink 技術的閱讀器製造商都將「長效省電」當成電子書的主打功能,但是如果電子書也如同傳統書本一樣有暗處無法閱讀的缺點 (注意是缺點喔),那麼也太過復古了吧。解決電力的方式我個人認為不在省略背光,應該有如 OLED 等新技術可以解決。為了電力問題拿掉背光,就等同於第一代小筆電只裝小容量 SSD 硬碟一般。技術突破之後,沒有背光的產品就會跟路旁的舊沙發般,不值一屑。所以,先不要瘋狂搶買元太的股票吧。

E-Ink 技術固然美,但是未免也過於守舊。新世代的閱讀器應該要讓內容可以在任何環境被閱讀才對,甚至應該在舒適的前提下,讓文字發光才對吧。發明個 Bright-Ink 如何?

4) 管理介面粗糙
「OMG! 買到的新書就這樣丟在一個目錄裡喔,有什麼分類嗎?」我相信,只要你多玩一個小時,真的花點銀子買書 (或是丟幾個檔案到 Kindle 裡),也許會發出同樣的驚呼。在幾個小時的操作過程中,我還無法找不出能否進一步仔細管理 Kindle 內容檔案的方法。有聲書丟到 /audio,電子書丟到 /content,其他的都是系統檔案不要管。雖然 MP3 等簡易播放器的管理方式也好不到哪邊去,但是書籍/檔案一多,絕對眼花撩亂。合適的作法應該是隱藏不必要的資訊,並且以人性化方式歸類使用者的內容 (手機不就花了不少時間改善使用者介面)。我認為,甚至可以將介面設計成 PHP/Ajax 技術網站般,使用者就能獲得更好的體驗。不要再讓使用者認為他/她們操作的是一台電腦了,否則看到又出現陽春的目錄/檔案等畫面,好像這 20 年來人機介面完全沒有進步過。

5) 沒有充分支援 PDF 格式
本來的敘述應該是「沒有充分支援其他格式」。但是 PDF 是行之多年的可攜式文件格式,是 Adobe 巨大野心實踐的成果 (只顧著攻擊微軟的 .doc 格式,我還沒看到攻擊 .pdf 格式的論調出現喔。雖然現在格式開放,但是為什麼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統一在單一廠商的格式之下呢?)。充分支援 PDF,應該是新式電子閱讀裝置的重點。Kindle DX/Kindle 2 都已經支援 PDF (Kindle 2 心不甘情不願,最近一個月才透過升級釋放出這個功能),但是只支援其型,精氣神都不見了。無法放大/縮小的 PDF,等於一堆 JPG 圖片沒兩樣 (Kindle 更糟,JPG 可以放大,PDF 不能放大),更別提對 PDF 進行標記/註解,以其與其他人交換含標記/註解的 PDF 檔案了 (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可攜式文件格式,若標記無法可攜,那還是什麼 PDF)。

6) 價格定位恐無法符合未來市場區隔
跟 Tony 討論過,未來電子閱讀器市場應該會一分為二。Netbook 小筆電/Apple 平板電腦價格/功能已經接近 Kindle DX,但是具備更多功能,也更能支援未來電子書格式的需求 (誰說電子書只能是平面,3D 電腦可能會出現 3D 型式展示的電子書,可以儲存 3 維資訊,以更好的方式顯示),屬於高價版的電子閱讀裝置。低價部分,電子書會接近電子紙市場。如果能將開會時厚厚的一疊文件變成發放可拋棄式的電子紙,具備幾百頁儲存容量與無背光的軟性顯示螢幕,甚至可以環保分解,寫入時只需透過感應磁卡的方式將內容透過讀卡機「刷入」電子紙中 (或是透過虛擬印表機,直接讓電腦「列印到電子紙的虛擬印表機」),那麼無紙的環境將會到來。

只是想磨牙寫寫心得,沒想到囉嗦了這麼長一串。文章內容完全為個人印象,若有錯誤/廠商技術修正,個人概不負責並得逕行修改而不通知。厲害吧,看久了我也會寫這一些免責聲明。

8 thoughts on “Amazon Kindle 2 電子書閱讀器入手

  1. 不好意思
    想請問一下
    從網路購買電子書之後
    該如何付費呢
    是轉帳的方式嗎
    我只知道可利用Amazon.com Store Card
    請問這是否類似信用卡呢

    感謝您

  2. 如果您在 Amazon 網站有帳號,那麼就是直接利用這個帳號設定裡的信用卡扣款。這個動作在你啟用 Kindle 的時候,機器就會請你輸入你在 Amazon 網站的帳號,串起來後,你就可以把這台 Kindle 當成一個隨身版本的 Amazon 商務網站了。買書快又直接,不過要小心按太快 (很容易一閃神,你就購買成功了)。如果你沒有 Amazon 網站帳號,那麼可能就花心思找別的方式了 (這點我沒有研究)。

  3. 不好意思, 想跟您請教一下, 可以換帳號登入嗎? 如果可以的話, 之前帳號購買的書籍還能繼續觀看嗎? 謝謝!!

  4. 您好,換帳號登入沒有問題。不過舊帳號之前購買的書籍我沒有測試過。我初步的想法是已經離線抓在 Kindle 上的書籍可以繼續看,但是無法用新帳號連線到 Amazon 網站下載舊帳號的書。

    我查了一下國外的資料,看來 Kindle 上已經抓好的書換帳號還是可以看,但是新帳號在 Amazon 書店上看不到舊帳號的書 (當然)。Amazon 可以讓同一個帳號抓好幾次該帳號購買的書 (5-6 次),但是次數超過後就得重買了。

  5. 你好,請問這台的內建牛津字典,可以單獨查單字時發音嗎?

    還是只有全文朗誦的功能?感謝!

  6. 有一點時間沒碰了。我記得閱讀時可以用牛津字典查單字,並且看到音標符號,不過沒有發音的按鈕可用。全文朗讀則是 Kindle 的另外一個功能,跟牛津字典沒關係。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