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車展逛車,已經是我們家的慣例。試想原本該到展示間一親芳澤的各式新車,全都聚集在一起。除了了解車商的最新發展,還能近距離賞玩車身線條,親手感觸新車內飾和皮件紋理,對汽車愛好者來說,沒有比這個更適合的休閒去處了。
細數我的部落格,竟然從 2008 年起就有看展紀錄。那年,Esther 認真看了 Volvo,後來我們換 S80。2014 年她拿了一隻 Audi Quattro 壁虎磁鐵回家,結果我們換了同牌的 A3。2016、2018 年她都看上 M.Benz GLC,結果口袋不深,我們改入手有 Quattro 的 Audi Q5。今年 2020,不知又會看上哪一台。我們這麼乖,車商應該直接把票送到我們家門口 (車商公關照過來)。
看、摸、刺激想像, 是一種如同暗示般的儀式,也是車展吸引買氣的不二法則。雖然進入網路世代後實體車展式微,但對 Esther 和我這種注重親身體驗的人來說,車展遠比上網看一百篇推文還有用。當今業配文大行其道,報喜不報憂的分享,看得再多也沒用。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就是法國標誌 (Peugeot) 和雪鐵龍 (Citroen)。我從對岸汽車自媒體「極速拍檔 Speedsters」中看過幾集視頻,對於法國車靈巧刁鑽的底盤很心動。多年以前有朋友開過 Peugeot 206,也看過別人家的 Citroen CX,但自己真的沒碰過。靜態賞車感覺不到底盤,不過這些法國車外觀堪稱時尚,但也有那麼一點朝大眾口味靠攏的味道。Peugeot 3008 以總分 319 分榮登 2017 歐洲年度風雲車 (第二名是 Alfa Romeo Giulia,我近期的新歡)。
一樓展場是豐田 (Toyoya) 的主場,展區很大。賣到翻天的 Toyota 還能賣更好,實非我們愛車人士之福,因為相對也壓迫到小廠空間。反托拉斯法沒有盯上你嗎?雖然你真的很厲害。連我都多看 Supra 好幾眼。
福斯 (Volkswagen) 則是另一個霸主,是全球第一大汽車製造商。不知道歐洲民眾對 Volkswagen 的感覺,是否和我們對 Toyota 一樣又愛又恨。不過 T-Cross 有得 Esther 的喜愛,Tiagun 越來越有型,我還得忍下要再買一台 Passat 的衝動。上一次買 Passat,我就開了 12 年,再買一台還得了,直接開到退休了。
不過,Volkswagen 的內裝還是比較實際。同樣是塑料和絨布,做起來卻務實又時尚。這一點我想台灣品牌可以參考。把錢拿去提升技術含量,不要花心思搞內裝和電子設備。
福特 (Ford) 的車過去我們沒興趣,今年倒是多看了好幾眼,因為 Focus 變美了。雖然整個內裝設計還是不太合我的胃口,但已經從「沒可能」變成「有可能」。Esther 對 Ford 的安全性一向滿意,但對引擎細膩度有抱怨。展場有台威猛的 Explorer 警車非常吸睛,美國阿 sir 有福了。
另一側,是舊愛 Volvo。Esther 點名新的 V60 不錯看,但對插電的 XC40 沒興趣。Volvo 新車內裝棒、空氣過濾系統好,但我現在卻最想要的是後驅 Volvo 960。路上看到,都會很想問問車主「您這車有要賣嗎?」
到了本田 (Honda),又是 Esther 的主場,因為她想看 Odyssey。「遲早會有需要用到這種大空間的車。」 她指的是福祉車,但 Odyssey 的座位卻稍嫌小了些。Ford 的福祉車她也去問了。空車一個價,內裝依需要加裝升降板或滑軌等約再加 20 萬。
東張西望時,冷不防 Esther 跑去看重機。可憐的兒子,你媽這輩子應該不會讓你買重機了,因為她挑的是 Honda Monkey。「你坐上去,我看看效果。」我一跨上去,可憐的前叉就沉了好幾吋。肯定不是我胖,應該是別人坐壞了。
接下來就是深水區了,首先映入眼簾是破雪 (官方要求這樣說的喔)。車庫有台保時捷 (Porsche),永遠是男人的夢想。不過這個夢想有點遠,先隨便看看就好。試想,你努力攢了好多年錢,買的只是別人車庫裡的另一台玩具車,情何以堪。Esther 說,我們就要有那種「車撞了馬上能再買一台」的口袋,才能買一台玩樂導向的車。我贊成這種說法。所以,掰掰保時捷。
走到寶馬 (BMW) 了。這是一家看了十年都沒買的車商,卻也看了十年。BMW 新 3 的淚溝看不愛,所以當初沒有換。我猜小改款 (facelift) 時應該會調整。新的 BMW X7、大 7 腎形水箱罩非常霸氣,我覺得是 BMW 近年來少見的成功。Esther 和我上上下下 X5 好幾次,卻總是嫌它高。不過經典還是經典,雖然 X5 標新立異扯了 M.Benz M-Class 後腿 (真正豪華運動休旅車 LSUV 的始祖),唉說自己是 SAV (Sport Activity Vehicle 運動化多功能休旅車,但也只有它一家這麼講),不過畢竟是 LSUV 的標竿之一。「再拚個幾年,買台乞丐版 X5 吧。」希望我有錢買車之日,還能爬得上這款老人不宜的運動化休旅車。
BMW 的電動車款仍是小貓兩三隻,還是先讓別人試水溫的心態。也是啦,現有市場還很強,犯不著推出會傷害自己的電動車款。
走著走著,來到奧迪 (Audi)。新的 Q8 和 e-tron 實在太搶眼,不過來看看不行。橘黃色的 Q8 簡直是放大版的模型車,直接從科幻電影裡走出來的帥哥。不過尺碼長達五米,雖然符合大器的標準,但怎麼看都不適合在台北市區行動,只好把它從我的「富豪待辦事項」清單中劃掉。搞台 Q6 出來吧,Audi,Q8 太大台。再一次,我希望車商公關聽到這個聲音。
Audi 電動車其實是一系列的概念車系,而 e-tron 是商品化的第一台。第二台 e-tron Sportback 已經亮相,2020 年春天就會在歐洲上市。
新的 Q3 台灣上市太晚,我們改挑 Q5 都快一年了,國外甚至又發表更有跑格的衍生車款 Q3 Sportback。不過這兩款 Q3 前後輪拱線條我都不愛,有一點偽裝大隻佬的感覺。展場還有一台小改款的 A4,難得吸引了 Esther 的目光。適中的尺碼、洗鍊的線條,還有機械式 Quattro 加持,很快被 Esther 評為今日的第二首選。矩陣式頭燈炯炯有神,Audi 當真是被造車耽誤的燈具廠。
來到令人又愛又恨的首選區。M.Benz 展出的主軸就是電動車 EQ 系列。不過,近年來我對 M.Benz 夜總會般的內裝和圓滾滾的外型不滿意,有那麼一點太向東方市場靠攏的嫌疑。豪華和華麗是兩種不同的心態,若只是想要七彩燈光,不如去買韓國豪華品牌 Genesis。不過也很有可能是我等級不夠,體會不到有幾百萬沒地方花的心情。層峰的人或許就是想要那一點與眾不同。
另外,EQC 我們也看了。車款如同 GLC 一樣華麗,又多了很多不必要的線條和標誌。雖然我不置可否,不過 EQC 又輕鬆擄獲了 Esther 的目光,成為今年車展首選。不過貌似怕人不知道這是電動車似的,EQ 系列都像是柑仔店裡的糖果,滿身都是象徵電動化的藍色線條。M.Benz 的電動車系稱為 EQ 車系 (Electric Intelligence,意旨電能智慧) 我個人覺得那兩個英文字體是敗筆。再洗練的車體,配上那兩個現代又帶點卡通化的字體,檔次瞬間下降到美泰兒 (Mattel) 風火輪小汽車 (Hot Wheels) 的等級。
傳奇的銀箭 (Silver Arrow) 也上了 EQ,成了 EQ Silver Arrow,為 1938 年的 GP 單座賽車致敬,但車頭同樣大大的「EQ」發著藍光,渾怕別人不知道這是電動車。唉,我還是回網路找找經典的銀箭金屬車模好了。
電動化後,以發動機 (引擎) 為主的汽車工業將有極大的變革。電動化時代的必需品─電池,已是南韓廠商的天下。這意味著會有更多以機械為重心的全球工人會失業,而搶奪能源的資源戰方興未艾。去年南韓已經開始朝向「氫能社會」,將技術中心擺往下一個能源市場。台灣,你還在等什麼?等風力發出點電嗎?
雖然號稱今年 (2020) 是全球車市電動化元年,但其實技術尚未普及。單看車商的電動車款報價,就知道還在攤提開發成本的階段。一台三四百萬的電動車,還是先讓有能力的消費者領頭先。技術永遠不是問題,問題都在市場規模。
再來,我們看的是 JLR (Jaguar and Land Rover) 集團。我對 Jaguar 有興趣,畢竟 Jaguar I-Pace 電動車是 2019 年歐洲年度風雲車 (分數和第二名的 Alpine A11 同分)。Esther 則是看上 Range Rover Evoque。她老是記得以前第一代 Evoque 比較貴,今日總算落價到目標範圍。其實整個 JLR 集團的車價都比過去印象低,或許是為了打開市占率。不過一分錢一分貨,羊毛出在羊身上。我認真看了內裝,對這部應該是英國 Halewood 工廠生產的 Evoque 小小失望。雖是內裝豪華,但皮件縫製皺褶不平,收尾差了點。Esther 最後評為今日第三名。「只看外表就好了」,小姐很務實。
離開後,晚上跟兒子聊天。我們這才發現一堆車廠沒看到,麥拿侖 (McLaren)、奧斯頓·馬丁 (Aston Martin),還有我從模型車就愛上的賓利 (Bently)。不過只要有心 (有錢),還怕沒車看。所以還是回頭拚經濟吧,讓這些好車留在美夢中。
走馬看花,Esther 和我只挑有興趣的車款看。有趣的是,離開前最大的發現,就是南港展覽館三樓也是可以用餐的。稍貴的一碗牛肉麵,抵得上在一樓和人群瘋狂搶位的速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