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吼?」「對,我就是要去龜吼。」為了小女兒升學,Esther 和我著實忙了一陣子。好不容易塵埃落定,想外出散散心,Esther 卻給了我這個難題。只知道往北海岸,但我還真的沒去過龜吼。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去走走吧。
龜吼由來有數個版本,龜空龜孔,說法不一而足,不過查證後,確定龜吼是清代就有的地名。在《臺灣堡圖》中,除了標示「龜吼」二字,又以日文片假名標音「クカン」(Kukan)。由此可見,「龜吼」是清代就有的地名,但發音卻是「龜孔」(Ku-khang)。臺灣堡圖為日本殖民政府自明治三十一年 (西元 1898 年) 九月起開始實施臺灣土地調查事業的成果之一。
今日的龜吼村,是以捕魚為主的小漁村,村內有龜吼漁港、捕魚船,以及滿足饕客味蕾的各式海產店。東張西望間,我們跟上前方一團外地客。「這個時間小卷最好吃,我帶你們去那邊看。」原來是有老饕帶隊,怎麼能不跟著走?不過 Esther 的好奇心勝過一切,我們還是沒有走進他們訂位的餐廳,另挑了一間現點現吃的海產店 (畢竟扮相較佳)。結果,老饕應該才是對的,顆顆。
飽餐一頓,遊興正濃。「待會去大里天公廟吧。」好久沒去拜天公,畢竟當初老爸老媽可是在這裡許願,讓我這個難帶的小孩平安長大。車剛起步,電話響了。「喔好,我晚一點給你。」客戶打來了。沒辦法,天大地大,客戶也很大,掉頭回去做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