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音響啟示錄─Dynaudio Xeo 4 入手

「拜託拜託,六塊。」「不行,三塊。」過去幾個月以來,Esther 和我就一直為了地板上的幾塊磚斤斤計較。原因無他,因為想在家中擺上一套完整的音響,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原本電視櫃的空間只能擠進迷你到不行的組合音響,連朋友送的 B&W DM 喇叭也得搬走。「你把這些處理掉,我會給你買新的。條件是只能用三塊磚。」狠心的 Esther 開出條件,讓我搔頭晃腦,連續幾天睡不好。

IMG_0576
看起來不起眼的幾塊磚,可是我捨命和 Esther 搏鬥之處

就我一介新手來看,傳統音響系統必須要有唱盤/CD 轉盤、DAC、擴大機和喇叭,再加上各式搭配線材。想要聲音好聽,上述器材缺一不可。更糗的是,這些元件任一者都無法單靠自己出聲。若想找出聲音的問題,還得發揮愛迪生的精神,不斷試錯,逐項替換,還不見得可以找出原因。待辛辛苦苦集滿夠夠格的器材後,還得試出幾組自覺可以見人的組合,才算上出師,才可以在三五好友前抬頭挺胸。

不過今日音樂媒體走向大幅轉向數位訊號,除了可以突破傳統黑膠唱片/CD 的規格限制,還有發行/儲存/管理容易的特性。版權管理當然會有新挑戰,但我們讓唱片公司擔心就好,而把重心放在聆聽音樂本身。

IMG_0589
CD 這種媒介貌似走到了盡頭,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hd_music_01
網路上已經有許多販賣高品質數位音樂檔案的網站
hd_music_03
「找到了。」古典音樂好找,但新一點的流行音樂也沒問題
hd_music_04
這張好!沒想到也能買到 Riahnna 的無損檔案

有了數位訊號的音樂,我們已經可以捨棄唱盤/CD 轉盤這一段器材。接下來面對的就是 [DAC+擴大機+喇叭+線材] 這一整段的搭配。尋尋覓覓,我突然找到理想的解決方案,最後入手本日主角─Dynaudio Xeo 4。

IMG_0432
高高興興把這寶貝搬了回來。不過嗨過頭,弄丟了停車場票卡,搞得我和幾個業務四處找,最後賠錢了事

Dynaudio 是創於 1977 年的丹麥喇叭名廠,以聲音精準、反應靈敏、音像具體等特色聞名。學生時期 Richie 曾指導我們自行組裝喇叭,就是使用 Dynaudio 高音單體。我對它的表現印象深刻,難以忘懷。過去我的 2013 Volvo S80 剛好錯過搭載 Dynaudio 車用音響系統的黃金時期 (Volvo 和 Dynaudio 合作到 2010 年結束),真是一大遺憾!曾經我想方設法,最終還是沒有辦法讓 Dynaidio 喇叭上車。原本以為緣盡於此,直到今天。

IMG_0452
開箱了。Xeo 系列由於內建擴大機,整組喇叭重到不行
IMG_0454
包裝尚稱精美,有質感
IMG_0578
高音單體上有保護蓋,以免搬運過程碰壞

長久以來,業界說法總說 Dynaudio 喇叭很難推出好聲音 (肯定也是推銷高檔擴大機的話術之一)。不過 Dynaudio 開創業界先河推出無線喇叭產品 (Xeo 和更高階的 Focus XD),免去複雜的搭配和接線。Xeo 直接在喇叭箱內建 DAC 和擴大機,無線傳輸能力達到 24bit/96 kHz,除了可免去佈線的麻煩,還可達到多室共享。有了 Xeo,等於拿到「Dynaudio 幫你推出 Dynaudio 喇叭好聲音」的保證,而且訊源 (數位音樂) 從傳輸、接受到處理都以數位方式進行,直到最後一刻才由 DSP 晶片進行分頻,再交由德儀 D 類放大晶片處理送入喇叭發聲。對數位訊號而言,這是最乾淨的處理方式,只需經過一次 DA 轉換,沒有更多,也無法再少。

xeo_04
官方宣稱的 Xeo 特點:無線高級喇叭、接受類比和數位訊源、喇叭位置 EQ 可調、整合式數位擴大器、適用於多室無線環境,以及具備能源效率
xeo_03
Xeo 4/Xeo 6 規格 (Xeo 6 是落地型喇叭)
xeo_02
位於喇叭背板的控制開關。可以依據擺放位置調整成一般/靠牆/角落 (Neutral/Wall/Corner) 三段 EQ
xeo_01
多室無線環境的設定。我覺得 Dynaudio 並非只是做出無線喇叭,而是巨觀地針對無線播放情境進行設計

Dynaudio Xeo 4 無線喇叭採用和 Excite 系列相同的喇叭單體,包括 27mm 的軟質高音和 14cm 的 MSP 中低音,各由一個 50 瓦的擴大電路驅動,以求在力量的展現和控制力上會更精準 (等於一共有 100 瓦推力,一對是 200 瓦)。無線傳輸能力部份,搭配 XEO Hub 集線器後,可支援 24bit/96 kHz 解析度/取樣率,足以應付絕大多數的數位訊源 (更高階的 Focus XD 系列支援 24bit/192 kHz)。有了 Xeo 4,您不再需要 DAC、擴大機和各種線材,因為所有元件都已經配置在兩顆精美的丹麥喇叭箱中。

IMG_0555
就是這個招牌的絲質軟半球高音,讓我念念不忘。這裡可以看到 Dynaudio 堅持採用這種高音的理由
IMG_0560
5 吋半的中低音,採用著名的 MSP 振膜。這裡可以看到 Dynaudio 對 MSP 振膜的說明
IMG_0497
消光烤漆音箱,上方是無線接收器。在這裡的訪談中,Dynaudio 表示找的合作廠商和史坦威鋼琴找的是同一家,WOW!
IMG_0440
這是 Xeo 系列的另一個靈魂─Xeo Hub

開箱後,糗的是我還沒有備好書架型喇叭的喇叭架 (原因是還不知道能放哪)。所以隨手疊了個大致的高度先試聽,等到訂購的 UPS 喇叭架到貨,已經是一個星期後了 (其實我原本訂了 90cm,發現不適當又改換成 60cm,謝謝 UPS)。

IMG_0464
其實我就這樣聽了好幾天…… (Esther:快把我的椅子還給我啦!)
IMG_0521
幾天後,總算等到 UPS 腳架。受限於空間,只能盡可能擺成可接受的位置
IMG_0529
吹毛求疵,把腳架高度調好

裝好喇叭和 Xeo Hub,準備開工了。不過既然已經是數位檔案,表示「還有軟體處理的空間」。對學軟體的人來說,整天做的事情就是無中生有,惡搞檔案更是家常便飯。許多硬體上的特性,都是只由原始開發廠商中的一組人設立的。用料、設定不同,造就出許多口碑各異的「銘機」。想要更換音色,只有更換機器一途。軟體的好處,就是可程式化的彈性。同樣一台機器 (電腦),可以根據播放程式不同、設定不同,立即享有不同音色的結果,彈性十足。

IMG_0507
先在 iMac 的 iTunes 轉好一些音樂,我們開工了
IMG_0513
由 Xeo Hub 傳送訊號給 Xeo 4

我一共使用過兩個平台當 Xeo Hub 的訊源,分別是 Windows 7 筆電+Foobar2000,以及 iMac+Amarra。Windows 7 平台下的 Foobar2000,雖然改用 WASAPI 聲音乾淨,但是又乾又瘦,實在聽不久。換到 Windows 7 下的 iTunes,卻又太過髒亂。還好家中尚有一台 iMac 21.5,試過 Amarra 後,再也回不去了。信用卡準備好,試用期結束後等著付款吧。

IMG_0517
強烈建議,只要你使用 Mac 系統,無論使用耳機或任何喇叭播放,都務必下載 Amarra 試用看看
amarra_01
Sonic Studio 開發的 Amarra 是廣受全世界最挑剔的音樂發燒友喜愛的音效播放軟體。不過最近競爭者多了些

訊源的部分,我盡可能把手上的 CD 轉成無損 WAV 檔放入 iTunes。雖然 WAV 檔不支援標籤功能,管理略為不便,但是卻是最標準且跨平台的格式。不過好像很多人採用 AIFF,我還要再研究研究。

dbPoweramp
使用 dBpoweramp 來抓音軌。iTunes 抓軌雖然方便,不過聲音還是不夠好。我 A/B 試了幾次才放棄

現在,我在桌上打著字,聽著幾公尺外兩塊磁磚上發出來的美妙音樂,實在愉悅難已。如果您也苦於沒有空間滿足自己小小的嗜好,那麼不妨收起「玩音響」的遐想,直接找對 Xeo 來聽音樂吧。

dynaudio_02
Dynaudio 原廠擺位說明 (Focus 系列)。兩喇叭距離最好大於 2m,但我只籌得出 1.5m ……
dynaudio_03
要離牆壁 50cm,我也籌不出來……
dynaudio_01
除了推薦 toe-in 擺法外,也建議拿掉網罩才能獲得最高品質的效果
dynaudio_04
喇叭 running-in 要數週的時間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running-in 後,每次花幾分鐘讓喇叭「熱身」一下即可

ps. 這裡有網友貼出來自 Sonic Studio 提醒如何播出好聲音的提示

4 thoughts on “現代音響啟示錄─Dynaudio Xeo 4 入手

  1. 好东西!曾经对上一代的xeo发烧过;本地有人二手才7000块。不过我的bose music monitor还没坏,又考虑到楼上老太婆经常抗议声音太大。。。就放弃了。

  2. 哈,果然是同好。最近這對喇叭 run-in 狀況好了些,聲音越來越好。我覺得很不錯。Bose 的系統也不錯 (我有聽過),各有所長。

    接下來,就是把重心放在整理音樂了。已經轉了快一百片 CD 成 WAV 檔了,卻還有一大疊等著處理。

  3. 我主要听80-90年代的港台流行歌,刻录成CD再听,感觉比电脑播放效果好些。唯一全部买正版的是贡献给了台湾的许茹芸。
    你既然喜欢欧美音乐那资源更丰富了,不需要从CD转,可以去thepiratebay下载flac无损格式。

  4. 呵,基本上我還是先轉自己手上的 CD 為主,想聽聽看一些聽熟的歌曲用現在這套系統聽起來效果如何。網路上的無損有時是假的。當然,我們還是鼓勵正版 🙂

    檔案刻錄成 CD 我有試過,不過毛邊很多,聲音略不自然。現在直接播放數位檔案,完全免去這個問題,我想也是未來的趨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