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東區旁 (請注意是「旁」喔,離那個富貴到有罪惡感的地方差了點距離,剛剛好夠我喘過氣來) 原來也是有好處的。話說最近這邊開了一大堆錶店,讓步入中年的我起了興趣,開始欣賞起腕錶來。每天上班除了逛逛 DLSR 的相機版之外,也會逛到腕錶巴士等討論腕錶的論壇,了解了解這個領域都在玩些什麼。總算,今天讓我買到了這個最最便宜的勞力士!其實只是配件啦,但是這個真的是 Rolex 喔。
由於準備迎接大陸觀光客來台,台北市內起了不少變化。就我有興趣的鐘錶市場來說,東區就開了 Rolex (勞力士)、Omega (歐米茄,還在裝潢) 等專賣店,SOGO BR4 裡面也有時尚品牌如 Hermes (愛馬仕)、Cartier (卡地亞)、Chanel (香奈兒)、Longines (浪琴)、Montblanc (萬寶龍) 等,而 101 大樓內更是品牌眾多,最近,竟然還開了我最最喜愛的 Audemars Piguet (愛彼)!我覺得住在台北真是太幸福了。
為什麼我突然會喜歡上腕錶呢?這就有個原因了。話說有天我跟 Esther 到街角的 7-11 去買碗麵吃,Esther 東逛西逛間,我從書報架上抽了這本書起來看。「嗯,蠻有意思的嗎。」看了標價是 99 元,於是就買了。回來以後簡直發現了大觀園,整天東看西看,蹲茅坑也拿進去看。以前陪著 Esther 看晚上的電視節目坐不住,現在卻多了這個「認識看看名人戴什麼錶」的小遊戲 (例如我會猜鄭弘儀戴的是 Omega 的海馬,納豆戴的只怕是 Chanel J12 的男錶之類的),很好玩喔。
有了書還不夠啦。我跟 Esther 最近也很愛去錶店逛,練習膽量。Esther 的名言是「高級店的大門就是關卡,你推了門進去就是過了那個關卡,裡面的小姐再怎麼不悅,還是得要服務你。」事實上我們完整的想法是,只要能過了這個門檻,那麼就能享受起很多原本我們難以享受到的服務。現在廠商提供的服務都是分級的,也就是成熟的資本主義的表現 (該死的資本主義)。如果我們自己也被廠商這種心態恫赫住,那麼甚至連對自己的肯定都會失去。所以,我們應該「玩」這個規則,順著走。我只要敢推門進去,只要敢東挑西挑,你還是得拿出寶貝來。
這個論點我在幾個月前就已經經歷過了 (《鶯歌半日遊》)。那時我們去逛鶯歌老街,東挑西看之餘,我大著膽子請老闆拿知名老師的手工壺給我看。雖然有點尷尬,但是我還是親身看了這把幾萬塊的壺,仔仔細細看了它表面的紋理跟壺身的做工 (真的不錯)。果然,膽子是要練的。
也由於到處看,手上也多了幾本錶廠的型錄。就我一個拍照愛好者的角度來說,這些作品還真棒!翻拍幾張上來大家聞聞香。
再來一張。流金的感覺真美
ps. 上述照片來自《TVBS 周刊 Audemars Piguet 頂級經典複雜腕錶表全圖鑑》、《勞力士特約零售商型錄》、《蘋果日報名錶誌》。以前已經拍過 Hermes 了,想看的人請看《新年快樂!新春照片第一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