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銀行殊死戰─大摩酒廠

為了研究大摩 (Dalmore) 這家酒廠,我花了點時間上網搜尋。順著記憶中的印象,我熟悉地在搜尋引擎中打了「老酒銀行」這個關鍵字。沒想到一查之下,趣事不少。

小孩說,部落客想不停更就是丟庫存。這一則開箱勉強算是我的庫存
今天要研究的,是大摩酒廠 (Dalmore distillery)。圖片來源

翻譯上,信達雅是基本要求。所以「老酒銀行」這麼精彩的說法,肯定譯自一段原廠精妙的文字。但我遍尋網路,都找不到原始出處 (至少也該是個來自媒體或名人的美譽吧)。最接近的一段文字是來自國外官網:

來看一下原廠官網的宣傳文字

Our Heritage
The Dalmore’s heritage dates back to 1263. It was in this year that Colin of Kintail, Chief of the Clan Mackenzie, saved King Alexander III from the fury of a charging stag. In recognition of this noble act the King granted the Mackenzie Clan the right to use the 12 pointed Royal stag emblem on their coat of arms.

在繁體中文網站上,這一段文字變成:

老酒銀行 傳奇起源
始於 13 世紀的不朽傳奇,傳承勇敢、不凡的尊貴血統,是對於奧秘複雜的追尋,是對於時間淬鍊的堅持,成就大摩世界最尊貴威士忌傳奇。

為了對比,我貼一下對岸對同一段文字的簡體中文譯法:

對岸貌似沒有簡體中文官網。不過這是原廠大中華區業務總監 Kenny Wang 的課程,文字想必不會有錯

大摩优良的品牌血统可以追溯到 13 世纪。沿袭皇室传统,精心培育世界上古老、稀有的威士忌窖藏。大摩有着永无休止的激情,和对优良品质的不懈追求。如今,正式这种坚定的承诺,成就了每一瓶大摩单一麦芽威士忌。

「老酒銀行」一詞,看來是台灣代理商的發明,直接暴力地嵌入網站文字當中。經過多人引用後,成功達成形象塑造的目的。整段內文,已經不只是超譯,而是全新的創作了。不過雖然辭藻華麗,坦白說可讀性不佳,對岸的直譯我還比較能接受。此外,國外官網強調的是皇家淵源,走尊貴路線。但台灣這邊主打「老酒銀行」這個關鍵字,著重於強調老酒夠多夠好,少了幾分皇室血統。

更有趣的是,我用 Google 搜尋「老酒銀行」這個關鍵字。在 2015 年台灣由尚格酒業獨家代理 Dalmore 之前,「蘇格蘭老酒銀行」這七個字,出現在 Glenfiddich 格蘭菲迪的廣告文宣過。格蘭菲迪成立於 1886 年,Dalmore 成立於 1839 年。這近五十年的差距,讓 Glenfiddich 痛失「蘇格蘭老酒銀行」的稱號。不過 Dalmore 台灣代理商只取「老酒銀行」四個字,放掉蘇格蘭不用,也算是小小做出差異,不知道還有沒有夠老的酒廠願意來打擂台就是了。

懷抱著求證的心,我查到 2015 年以前有蘇格蘭老酒銀行美譽的是 Glenfiddich。網頁日期是 2012/11/26
這支 Glenfiddich 36 yo 在 p9 網的建檔日期是 2013/1/18。此時尚無 Dalmore 被稱為「老酒銀行」的蹤跡
2015 年,Glenfiddich 和 Dalmore 都有使用「老酒銀行」這個稱謂,但 Glenfiddich 開始淡出了
再一年。2016 年起,Glenfiddich 不見了,只留下 Dalmore 鋪天蓋地使用「老酒銀行」這個美譽

言歸正傳,來看看這家有尊貴血統的 Dalmore distillery。台灣稱「大摩」,對岸好像代理權沒有統一,陸續用過幾個不同的名字,最近才正名為「帝摩」。

驗明正身,今天的主角是 Dalmore 12 yo

Dalmore 是蘇格蘭高地酒廠,創辦於 1839 年,但品牌的起緣可追溯至 1263 年。雖然一上網就可以看到 Dalmore 和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三世的故事,但其實 1839 年時 Dalmore 的創辦人是企業家 Alexander Matheson,在 28 年後才決定將酒廠賣給麥肯錫家族的成員 Andrew 和 Charles。之後,麥肯錫家族才把自家拯救國王的過去寫入酒廠歷史,並使用亞歷山大三世當年賜與的 12 叉皇家雄鹿家徽作為酒廠標誌。如此一番操作,歷史又往前延伸 500 多年,好會說故事的一家酒廠。

鹿角家徽是來自於蘇格蘭國王的授予。只不過此項殊榮和製酒完全是兩回事,但已經被酒廠合而為一了

說到說故事,Dalmore 的首席天才調酒師 Richard Paterson 更是一流 (且活潑) 的宣傳大使。各位不妨上網看看他的品飲教學,看看他是怎麼「潑」掉第一杯酒的。至於《金牌特務》(Kingsman) 中的一句「大摩 62 年,一滴都不能浪費!」(Dalmore 62 – can’t let a drop hit the floor!),更是諸多廣宣文案的起手式,我就不再贅述。62 年份的酒,當然一滴都不會浪費。

Richard Paterson 是 2021 ISC 國際烈酒競賽評委小組主席 (圖片來源)

今天入手的是基本款 Dalmore 12 年單一麥芽威士忌。這酒前 9 年在舊波本桶熟成,然後一半的原酒繼續在波本桶陳年,另一半原酒轉換到 Oroloso 雪莉橡木桶中陳年,最後再調合裝瓶。或許最近喝過的都是雪莉桶,我對今天這支以舊波本桶為主的 12 yo 極感興趣。

酒色很美。不用說 62 年份了,連這 12 年份的我都不會浪費

實際開喝,果然不同凡響。最近品飲威士忌,我學了個乖,那就是「先聽酒廠怎麼講」。把酒倒入聞香杯後,先「看」印在包裝盒上的品飲註記,然後一項項拿來跟「聞到」或「喝到」的味道相比。有些有感覺,有些沒感覺。因為酒廠使用的也是形容詞,畢竟製酒過裡沒有真的放過柑橘或蜂蜜。只能這樣摸索了。

直接拿酒廠的品飲註記來學習吧,這 Dalmore 12 yo 就是水果、水果、尾韻帶一點咖啡味

我前後幾天試飲,Dalmore 12 yo 聞起來有一點柑橘、香草 (冰淇淋)、奶油,沒有過多木頭味 (好聽的用詞叫木質調)。入口後是水果、香草、淡淡的烏梅味。後韻上,和包裝盒上寫的一樣,有留下咖啡和巧克力味。很不錯,而且濃度是好入口的 40%。不過整體味道偏淡,搭配一些冷盤輕食適合,若真的要上酒席,可能還得換一支。

順口的一支酒。酒廠絕對有能力出高濃度的原酒,但仍以適合飲用的 40% 推出普飲的產品

後記:隔兩天 Esther 難得跟我去逛酒專。「我要那一支。」小姐就這樣把架上的大摩 20 年買回家了,看來這酒廠深得她心啊。

20 年本來先出亞洲限定版,今年年初又出台灣限定版
我個人覺得,酒雖然老,大摩的包裝貌似可以再精緻一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